热点推荐

查看: 12895|回复: 0

[教育经验] 【睿姐育人】(一) 慎处“小插曲” (原创)李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6 18:27:39 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品茗(李睿) 于 2019-12-5 20:43 编辑

慎处“小插曲”(原创)


李  睿

wechat_upload15730372935dc2a4ede9b51


    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面临诸多“小插曲”:学生不经意中的信马由缰,或者无聊地狎戏、抬杠,甚至是敌意地挑衅、对抗。此时处理不当,就会剑拔弩张、硝烟四起,影响师生关系,干扰教育教学秩序,妨碍教育教学的效果;处理稳妥,则可四两拨千斤、化干戈为玉帛,增进师生情谊,喜见“雨后彩虹”。

    如何有效地消除课堂尴尬,求得柳暗花明呢?平常,我往往运用以下四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一、冷处理法。

    学生“对抗”老师,往往是因为误会或者消极激情发作,失去理智控制,言行即时决定,不计后果。此时,教师切忌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孙子·火攻篇》训曰:“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战。”因此,教师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平静的心态,或漠对锋芒,或转换话题,或搭梯下楼,来抑制、转移、淡化学生的消极激情。如可以温和地说:“看来,你现在还不能接受老师的观点与建议。这样,有时间我们好好谈谈,摆摆各自的理由,你认为怎么样?”这样给学生反思的机会与时间,等学生的情绪缓和、平静后,教师再通过某些渠道,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责己恕人法。

    曾遇到一件案例:有一位同学上课看课外书,课后,科任教师请这同学到办公室好好谈谈。没想到,这位同学火药味十足:“我凭什么跟你去?”遇到这种情况,作教师的,不妨欲擒故纵,宽容学生,主动责己:“你对老师是不是有点误会?其实,这也怨我,平常与大家谈心太少,彼此了解不够。不过,老师今天找你,是想请你帮老师指出工作中的不足,以便今后改正或改进……”这样以宽厚的态度、博大的胸襟,启发犯过失或者感情冲动的学生,唤起学生的自我反省与觉悟。而且,这样还可以避其锋芒,先“退”后“进”、先“守”后“攻”,效果往往喜人。

    三、幽默调侃法。

    幽默调侃能体现说话者的理智与宽容大度,它是宽松而和谐人际关系的调和剂。有一位同学,在数学考试时曾当过白卷英雄。一次,他在一次月考时慢慢吞吞、做做玩玩的,我轻声提醒他把握时间,争取按时做完。这位同学“牛脾气”上来了,竟然将所有已做的题全部涂抹掉了。后来,我对这位同学说:“*,你伤害了我哦。”这位同学愣了愣,不好意思地笑笑。我又说:“你伤害了我,还一笑而过。什么时候,你才抚平老师心中的伤痕呀?”这位同学回答了:“老师,下次不会的啦。”后来我又找了一个时间,跟他交谈,了解他上次做法的原因,分析这种做法的错误所在与危害。以后,他再也没有交过白卷,或发生其他类似的叛逆事件。还有一次,我对一名“捣蛋”的学生亦爱亦怨地说:“你呀!瞧瞧你做的这些事,真让老师看着眼睛疼!不惩罚你吧,老师想着头疼;罚你站吧,老师看着又心疼!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让老师眼不疼、头不疼、心不疼呢?”委婉的批评、殷切的期望,让学生在羞赧一笑中保全了自尊,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并自觉地向老师所指引的方向努力。

   四、点石成金法。

    愚人节那天,一位活泼可爱的同学与我开了一个善意而无聊的玩笑。全班同学有的指责他,有的笑得前仰后合,教学一时难以正常开展。我一本正经地问:“同学们,从刚才的事件中,大家得到哪些启发?”同学们马上静下来,开始思索。众说纷纭之后,我含笑说:“老师今天也有两点收获,其实也可以说赠送大家两个忠告:其一,对我们信任或者亲近的人,我们往往不设防,阳光下的生活,无需设防;其二,‘安全重于泰山,防范胜于救灾’。社会上难免存在欺骗、陷阱,我们可以对亲近的人不设防,但切不可对社会、对陌生人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好,接下来,我们踏上今天的学习之旅……”这样不但可以和学生分享对生活的认识与看法,及时教育学生,还可以启迪学生时刻思考生活,同时又收放有度,迅速回归正常的教育教学轨道。

(任教初中时的旧作,有改动)
wechat_upload15730372975dc2a4f18b2d7

评分

参与人数 1宝石 +30 收起 理由
申成龙 + 3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