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查看: 7635|回复: 0

[胡集周边事] “还田”变“离田”,钟祥秸秆找到新出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29 10: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月27日,在柴湖新村的一片麦田里,5台大型收割机在前面收割,1台搂草机、2台打捆机紧随其后。仅用一个小时,100亩麦田的秸秆全部装车运走。这是变“还田”为“离田”,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的第一道工序。

近年来,我市秸秆资源化利用已渐成趋势,以“还田作业”为主的利用模式被“离田回收”利用取代,实现了多元利用。全市通过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等“五化”利用方式,积极引导科学合理利用秸秆,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保护和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1%。

机械化是推动秸秆“离田”的关键之一。为此,市农机部门将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优先向秸秆还田离田机具倾斜。目前,全市共补贴秸秆综合利用机具280台套,补贴资金800多万元,占农机补贴资金的30%,秸秆利用机械购买量大幅增长。预计,2020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可达到96%。

柴湖绿云秸秆合作社是钟祥专业秸秆打捆企业之一。该合作社理事长李克献介绍:“过去收获100亩田需要100个人干一天,现在只需半个小时就能完成100亩田的收割和打捆,再利用半个小时把打好捆的秸秆运走。”从5月16日起,该合作社就开始预约为农户打捆秸秆。目前,合作社在柴湖和磷矿地,共打包秸秆约8000亩,320万公斤。

打捆的秸秆,如何储存好是一个难题。近年来,为解决这一难题,钟祥按照“市场运作、产业发展、政府扶持、能人领办”的模式,大力培育秸秆利用公司、秸秆利用专业合作社、营销经纪人等新型经营主体。目前,全市共有规模以上秸秆收储运合作社(企业)21家。

为了方便收储秸秆,全市探索建立“网格化”回收点。通过网格化布局,在每3—4个村建立一个秸秆收储点,实现秸秆收集、收购、粉碎、加工利用村村全覆盖。目前,已完成布局51个,秋收前建设100个回收网点。

作为全省粮食生产大县,钟祥2019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306万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105万吨,秸秆综合利用101万吨。其中直接粉碎还田77.3万吨、收储量23.9万吨。通过采取农艺、农机和生物、工业等多种措施,钟祥近年来成功探索出的秸秆“五化”利用方式,有效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率。

“夏收开始,我们公司每天的秸秆收购量约为100吨。目前,已经收购秸秆1200吨,计划到年底收购秸秆5万吨,全年可消耗秸秆10万吨,每吨秸秆可发电850千瓦。”钟祥市光大城乡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燃料供应部负责人琚建平介绍道。该公司是我市2018年引进的一家农林生物质发电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一体化项目,今年5月16日起,该公司正式利用生物质进行发电。

除了光大公司,钟祥还先后引进、扶持和培育12家有一定规模的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年可消耗秸秆近百万吨,有效解决“离田”秸秆综合利用难题。(吴芬芬)钟祥新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