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zhangkai1310

[农技指导] 黑斑蛙养殖技术分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4 17: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
 
第十三部分,一些实用操作方法
清塘方法,在塘里灌水,洒生石灰,等待两天,杀死塘里的鱼、虾等小动物及小虫子,然后放水,清理尸体。
放养前消毒方法,新建场地及清塘后的场地需要做消毒工作,可使用生石灰。先将水放至没过泥土,将生石灰洒入,一亩地配100-200斤生石灰,浸泡两天后,放水再灌水,清洗池塘。
养殖中消毒方法,使用碘、二氧化氯、聚维酮碘、戊二醛、硫醚沙星等消毒药,按说明书配药,全场地喷洒,最好晴天使用,药剂轮换使用防止细菌产生抗药性。
围网建设,先在养殖池周边,食台区外围,田梗内挖好宽度10-20厘米,深20厘米的沟,每隔1.5-2米插入短木桩,短木桩靠沟内侧固定,其中四个角处受力最大,需要结实的木桩且埋深要深一点。用铁丝或其他结实的绳在短木桩上端将短木桩连接起来固定好,形成围栏。围网先固定上端,用铁丝隔一段绑扎一次,留10厘米左右出头,超内卷曲,围网下端沿沟外侧放置,底边超内卷曲,先用土块压住定位,后在养殖池内向沟内填土,将围网下端压实,且土块要高出食台区5-10厘米。整个围网形成上端超内倾斜的样子,可防止青蛙出逃,若形成了上端向外倾斜的样子,青蛙的出逃就类似于在攀爬一个斜坡,出逃机率更高。养殖场最外围的围网除了用这种方式外,还可以选择用彩钢瓦,沿外围一片接一片的布置即可。
天网建设,先将长桩垂直埋入地下0.5米,每隔2-3米设一个长桩,超天的一头套一个矿泉水瓶(也可以是其他光滑的材料,防止拉扯天网过程中挂破天网),用塑钢线或钢丝将所有长桩上端固定,形成一个网格结构,用来支撑天网,边上的长桩受到向内的拉力会比较大,可适当加斜拉线固定。布设天网时,从一个边上钢丝线,拉到对边固定,中间经过长桩头时注意不要挂住,两条天网交接的地方,用线或扎带缝补起来。
防草布的铺设,防草布一般选用黑色薄膜,宽度1-2米,将防草布铺到食台区,中间与泥土接触,尽量不要留空隙,两边压入泥土中即可。有一种简易设备,一辆小推车两只轮子与防草布两边齐宽,对准薄膜两侧需要压入的区域,车上放重物或站人增加重量,一人拉着车走,靠车轮的压力将薄膜压入土中,可避免人一直弯腰蹲着压薄膜。整体食台的铺设与此类似,只是要求中间部分不能与泥土接触,需要留有空隙,两边可用木条、竹条垫高。
单体食台制作,用木条制作的,先算好尺寸,将木条切成需要的长度,两头切成45度角,拼成矩形框,用钉枪固定,弹性网拉紧铺在框架上,固定四周。用PVC管、钢管、竹子是一个原理,食台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种,模式都差不多,所用材料不同,固定强度不同,使用寿命就不一样,最主要的要求是弹性网离地要有一段距离,弹性网需要张紧,太松驰会没有弹性。
饲料混合药的方法,给蝌蚪、青蛙投喂的饲料里面想要混合药物的话,都是将药先稀释(有些有温水稀释效果更好,可按情况提前稀释好),倒入饲料中,立即搅拌,混合均匀,正常投喂即可。
更多的实用方法,操作细节,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最好是能找到老师傅学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5 17: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
第十四部分,常见异常的处理方法
孵化期,卵块孵化过程中,会出现死亡情况,若出现变白,则表示卵块已经死亡。孵化期及蝌蚪早期,池里需要有些水草,因为小蝌蚪游泳能力差,需要水草等依托物。
蝌蚪期要保持水中溶氧量,密度过大需勤换水,和其他水产养殖一个道理。塘底太肥,池中容易生红虫,可以适当换水,水太瘦,容易长青苔,青苔会缠住蝌蚪,可用青苔杀手(毒性很高,少用)或人工清理。气泡病,是池水有毒有害物太多,会杀死蝌蚪,可用水解毒氨、解毒调水先锋等药品解毒,也可选择换水。水面有油渍,可以用乳酸菌撒到水里,帮助分解,改善水质。
蝌蚪期水中虫子太多,会导致水体浑浊,消耗水中氧气,影响蝌蚪生长,可以用阿维菌素类药物杀虫。
腐皮病是一种皮肤病,是皮肤受到感染引起,前期做好养殖池消毒工作,发生腐皮病时及时补充消毒,消毒配方有很多种,碘、硫迷沙星、戊二醛、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等轮换使用,在晴天使用效果最好。长期阴雨天气或水位过高,青蛙不能得到充足阳光照射易得此病。
成蛙期的歪头病和白内瘴,一旦发生,需要赶紧控制,在养殖池四周洒消毒的二氧化氯,防止病毒扩散,池中灌水,仅留出食台区,喷洒消毒的二氧化氯,在饲料中加用恩诺沙星和磺胺嘧啶治疗,若未能控制病情,则需要将发病的养殖池内的蛙全部杀死,清理干净,防止传染到其他养殖池。
多次捕捉青蛙或者其他动作频繁了,青蛙会受到惊吓,会有一些应激反应,一是害怕人类,不敢上食台吃食,二是活动量太大,导致体质变差,容易生病,在这个时期,发现青蛙有应激反应后,需及时做补救措施,在饲料中加入水产维C,含有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主要作用是促进青蛙进食,促进生长。
车轮病是各个时期都可能发生的疾病,这是寄生虫感染引起,会导致蝌蚪、青蛙精神不佳、食欲不振,生长缓慢。一旦发现这种异常,需马上采取杀虫措施,可用阿维菌素、车轮净等水产杀虫药。原因为前期养殖池消毒工作没做好,车轮虫、纤毛虫没杀净,后期引起的寄生虫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7 16: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
第十五部分,其他养殖者养殖过程中的经验
汇总养殖新手的经验和失败的养殖场的情况,列出一些注意点,供大家参考。
老养殖池在春天做消毒工作前,可以先给蛙池泡水,把冬眠蛙泡出来再开始消毒,一开始消毒,还没捕捉的青蛙就会死了,损失会很大。
养殖池挖好后,需要先灌水测试有没有漏水的情况。水池清池、消毒后,池中会有残留,可以放些小鱼、小蝌蚪先测试一下,放鱼的时候,注意要用鱼框把鱼围住,让鱼跑了的话清池工作就打折扣了。
蝌蚪池准备好后,可用爽水鲜、改底片改善水质,水太瘦,可用肥水膏、菜枯配合澡素肥水,肥水选择天气好太阳大的时间效果最好,至水微绿停止。用碘消毒,之后两天用绿水解毒氨、解毒调水先锋解毒。三黄散可预防出血病,西环素、鱼病康、嘧啶可治疗出血病。疾病以预防为主,治病药毕竟有毒,若未出现相应情况,尽量少使用。
蝌蚪在水里比较安静,说明状态良好,若乱动,则说明饿了或者缺氧。
成蛙期食台区有水时,青蛙容易感染,成蛙需要干燥的地方休息,所以养殖池内需要有湿有干。
6-9月,气温高太阳大,环形沟养殖池可在中间平台搭遮阳顶,立几根木桩,固定黑色不透光的布,高度1米,可在中间陆地区域形成阴凉区,供青蛙避暑用。仅靠遮阳顶效果不够,还需在池内养出一些草来,辅助避暑。
传染病问题,养殖都是规模化的操作,是很怕传染病的,在防控传染病上,除了控制自己的养殖场地外,就是控制外来传染,像外人参观等都有可能带入病菌的,也是需要预防的,可以在进场的地方撒生石灰,进场时脚上先消消毒。一个场地分几个养殖池,也是防止传染病扩散的一个措施。
饲料的浪费是挺大的,而且被浪费的饲料的是养殖池污染的重要的因素。饲料是通过粮食加工而成,本身青蛙的消化系统转化率低,粪便中会有很多残留,另一方面,投喂的饲料一遇水就会变软变烂,食台区的露水、青蛙身上本身带的水、雨水,是导致饲料浪费的重要原因。这些浪费的饲料都还在养殖池中,很难清理出来,就成了细菌繁殖的基地,这是青蛙生病的重要原因,这也是部分养殖户选择套养泥鳅、鱼,选择干养的理论依据。可在饲料中搭配乳酸菌、EM菌,帮助分解残留物。
其他经验,可关注今日头条里的几个三农版块主播,其中分享了青蛙养殖经验的有“奔奔有能量”,“西西爱养殖”、“小明养蛙记”、“田园小捏”、“小鹏哥养蛙生活记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7 16: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
纠错:第十三部分,一些实用操作方法里,清塘,是将池中灌满水,用杀虫药一类的药品杀虫,把小鱼小虾水蛆等虫子杀死。为增强效果,可用双倍的份量,水池保水时间长到10-30天,之后放水,解毒测试。为了效果良好,这项工作要提前很一个月开始进行,若时间不允许,只能减少杀虫效果,这样会有部分食肉虫类在池中,蝌蚪会有损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8 17: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
第十六部分,结束语
养殖就是创造合适的条件,让动物生长,条件越合适,生长越快越好,青蛙也是一样的。通过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在不同的时期给他提供不同的环境条件,我们不能转移青蛙,只能改变养殖池的环境。
保健类药物的使用,更多的是补充饲料里缺失的营养成分,如果能有其他办法补充,也是可以的,比如用活虫(面包虫、蝇蛆、蚯蚓)辅助喂食,只是这个成本会更高。
杀菌杀虫类药物的使用,会使菌类、虫类产生抗药性,所以要尽量少用,几种药轮流使用,这样才能保证后期发病的时候,还有得治。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青蛙养殖的大体方向已经总结出来,但具体细节还需各养殖户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用最省钱省力的方法去做,才能获得足够多的效益。整个养殖生活就是一个小创业,各项工作都需要自己去把控,过度依赖市场、依赖他人都会陷入被动。
再次重申,养殖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本来就有投资大利润低的特点,既然决定入这一行,就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