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爸妈的朋友圈 满眼都是各种分享的文章 “轻松做到,生活中的防癌小妙招” “最新长寿惊奇妙方” “看完惊出我一身冷汗,肯定包括你” 从养生健康到历史传奇 从股市到楼市 各个标题“耸人听闻” 这些内容充斥着诸如“转基因有毒” “食物相生相克” “日本核辐射海鲜致癌”之类的消息 这些谣言虽经多次被辟谣 但一些中老年人仍旧频繁转发 仿佛生活里处处充满着危机
可是 明明很多看似漏洞百出的谣言 父母们为何还是要相信要分享呢? 先尊重再提醒 沟通技巧很重要 爸妈亲戚的朋友圈都是这样的谣言 屏蔽他们的朋友圈 自己眼不见心不烦就没问题了吗? 然而在我们忙着学习工作看不见的时候 父母长辈仍然会把这些谣言传授的“真相” 当做至理名言去照做 父母爱分享健康养身类的文章 代表他们关心一家人的身体健康 分享安全提醒类的所谓“新闻事件”或故事 因为在意一家人的平安 而分享心灵鸡汤类文章 多数是因为感情上的寄托 作为子女 面对父母轻信朋友圈谣言 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 其次是沟通解释 千万不能一味地指责 毕竟我们是晚辈 要理解他们的情感 多一些关心陪伴和解释 他们对于这样的谣言就会多一分判断 你可以这样说: 妈,你那篇文章我看了 但是,关于这个话题 我有不同观点 给你看这篇文章 我觉得说的更好 避免了冲突 也让老人知道 很多问题有多种看法 你的朋友圈也不要屏蔽了父母 让他们知道你在看什么 想什么 和你同步 一定出错会少一点喽
辟谣35条谣言,你听过多少? 1 喝柠檬水并不能美白 2 饭后一瓶酸奶 并不能够助消化 只会越喝越撑 3 含氟牙膏并不会致癌 相反 牙膏当中添加氟化物成分 可以起到增强牙齿抗腐蚀能力 帮助预防龋齿的作用 4 一天并不是要喝8杯水 要喝几杯水取决于你的水杯有多大 环境因素、盐摄入、生活方式和个体差异 都会影响到每日具体所需的饮水量 5 微波炉加热食物不会致癌 6 喝果蔬汁不能排毒 7 吃葡萄籽不能能抗衰老 8 木瓜没法丰胸 9 喝粥不能养胃 10 同时喝可乐和牛奶 不会得肾结石
11 起床后水肿和睡前喝水没有关系 12 使用滋润度过高的眼霜 不一定会导致脂肪粒 13 女性护理液并不是洗洗更健康 14 小番茄不是转基因产物 反而是最原始的番茄品种之一 15 运动时 裹上保鲜膜不会瘦得更快 只是显得汗多而已 16 醋泡脚 不治脚气 17 晨起后喝一杯淡盐水 不利于控制血压 18 拔智齿并不会让脸变小 19 市面上的酵素 都是骗钱的 20 多贵的羊绒衫都会起球 21 蚊子吸血不挑血型 22 铁锅炒菜不补铁 23 骨头汤不补钙
24 玉米须煮水喝 不能降血压 25 无糖可乐之所以是甜的 是因为添加了代糖类物质阿斯巴甜 这种人工甜味剂的甜度是蔗糖的200倍 26 巴沙鱼并不是龙利鱼 龙利鱼是一种海鱼 巴沙鱼是一种淡水鱼 27 吃什么鞭 都不壮阳 28 去除甲醛效果最好的方法:通风法 29 吃鸭脖≠吃淋巴结 淋巴结分布在皮下脂肪中 不想吃到去了皮就可以了 30 早上的水 不会因为过了一夜就致癌 31 男士洗面奶和女士洗面奶最大的区别 在于去油去污能力 和性别无关 32 滴眼药水治不好白内障 33 网上买保险也挺靠谱 34 洗面奶的好坏与泡泡多与少 并无直接的关系 35 医学上没有“宿便”这个说法 食物残渣经人体肠道消化 本来就需要1~3天 才以便便的形式排出 这是正常的生理过程
如何让爸妈远离谣言? 80%的谣言文章不用看具体内容 仅从文章标题就可以识别出来 把一件很普通的行为 说成会致癌、致命的文章标题 根本就不用点开看内容 直接删除就对了 比如: 《速看!一毫克就致癌,家家都有》 《只做六分钟,不得白血病!送给家人朋友长辈!》 《这东西榨成汁竟能治癌症,可惜知道的人太少!转一次,救人无数》 《医学界惊天隐瞒:癌症不是病》 《千万不要吃了,致癌!全国一夜之间传疯了》 《快告诉大家,癌症能治了》 《这条必须转,为了家人不患癌症》 《已经有上万人因为这个得了肝癌》 凡是包含了以下关键词,都可以直接列为谣言: 警惕,紧急通知 转给亲朋好友 最高机密,吓死 已经出事,都在转 速看,马上删 必须转,秘方 惊呆了,惊天 千万别,太重要 不得了,疯了
正经的好内容的标题 是不会出现各种奇奇怪怪的符号的 每个字间有符号:让_所_有_人_知_道_真_相 标题中带红圆点:●让所有人知道真相 空格+带红圆点:●让 所 有 人 知 道 真 相 空格+红点+叹号+奇怪符号:●惊爆!让 所 有 人 知 道 真 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