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品茗(李睿) 于 2020-1-4 22:16 编辑
新年第一“春”,我们对“对子” ——“讲春联,写春联,送春联”活动记略
文/李睿
(原文刊登于荆门市传统文化传播协会公众号)
2020年第一天,1月1日上午9:00至11:00,由市图书馆、市传统文化传播协会、三楚书法院联合举办的新年第一“春”,“讲春联,写春联,送春联”活动,在市图书馆十楼学术报告厅喜庆演绎。
春联,也叫“对子”,“春贴”,是年红的一个种类,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国人过年的重要习俗,是重要的年味之一,原本是自拟自写个性化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我们耳熟能详、年年沿袭的传统“对子”。族里的长辈们坐着品茶,吟哦着拟“对子”,间或摇头晃脑地交流、争论,这是“文化人家”一件很重要的雅趣事。
到集市上“请”人写“对子”,这是一般老百姓置办春联的办法。条件好的家庭,会特别把学堂的先生,或者一方宿儒请进家门。或是文墨好的某位亲戚,笔墨伺候着,小辈们裁着红纸、磨着墨,或者屏住呼吸、睁大眼睛看那只灵动的毛笔铁画银钩、龙飞凤舞。以文化人,中华文明的种子在悄悄种下。
今年“年红”开年“红”,今年“年红”格外“红”。我们活动的目的是告诉大家真正的“对子”是什么,理清楚被印刷品颠覆多年的认知。于是,有“墨联双绝”的专家强老现场讲解春联的来历、拟写、张贴等规范和讲究。引导你尝试着自拟春联,并指点你修改成“升级版”春联。然后,你自己拿着成功拟写的对联,请到本市的书法名家即兴挥毫,会不会志得意满,小小的骄傲一下!
为春联书法做背景,古琴、茶道、花道、香道、剪纸等传统文化元素同台上演。我们嗅书香、闻花香、染檀香、品墨香,在书韵飘香、清香四溢的熏染中得到自己拟、名家书的个性化春联,还现场接到“年红”的“春”字“福”字与“剪纸”。
新年第一“春”,我市十大书法家齐聚!张保民先生、潘丹良先生、强世明先生、冷秋如先生、王元清先生、李炜先生、王才富先生、慕弘先生、毛鹤林先生、汤朝志先生、曾颖先生,以及市图书馆陈诗哲先生联袂“做客”“象山讲坛”,传播传统楹联文化和书法文化,展示中华瑰宝。
活动伊始,荆门市文联党组书记、书协主席潘丹良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原荆门市政协副主席、荆门市书协顾问张保民同志宣布活动正式开笔。随即各书法名家们入席工作台,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荆门市楹联学会副会长强世明先生强老升座“点评嘉宾”席。准备好个性化对联的来宾,随即开始向强老请教、向书法名家索墨。
荆门市位于楚文化中心区,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有阳春白雪,这里有下里巴人,体现了楚文化大雅大俗,“雅俗共赏”的特质。百花齐放、“春”意盎然,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雅俗共赏”的楚文化元素,在“文化荆门”新年第一“春”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书法是雅事,春联是民俗;古琴、花道、香道、茶道是雅事,剪纸是民俗。随着强老的开讲、书法家们的开笔,“雅俗共赏”四美也身着汉服靓丽登场,传文协会音乐讲师陈灵杰老师调古琴,专家委员黄晶老师“剪子高”,专家委员胡娉玮老师展示花道香道,志愿者施蕾老师演示茶道……图书城“象山讲坛”各大名家各大传人共同诠释中华传统文化,倾情共呈一场精妙绝伦的视听大宴。
“黄金手剪艺术人生一剪美,赤子心育桃李新人满园香”,昨晚,我为黄晶草拟一幅对联。荣幸担任主持人的我,今天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抢”先向强老求教。“你看,楹联要避免重复字,如果实在需要重复的字,要在同一位置,你的下联和上联都有一个‘人’字……”“强老,我把‘新人’改‘新秀’可以吗?”“‘秀’字改得好。还有一处问题,上联下联虽然内容都很贴切,但上联有两个‘剪’,下联很难改成和上联同样位置有重复字的。”“这……怎么改呢?”意识到问题,可是脑袋打结,我一时想不出解决办法。强老见我束手无措,提示我:“剪裁剪裁,你看,‘一剪美’很难改,把‘剪艺术人生’改成‘裁艺术人生’如何?”我醍醐灌顶,可不是嘛!换一个合适的近义词不就解决了? 有来宾请教强老。我赶紧握着修改好的对联向书法家曾颖先生请赐墨宝。在优雅的琴声、清雅的茶香檀香中,曾颖先生为我挥毫泼墨,奋笔疾书。我想起自己主持人的角色,不由自主拿起话筒:“文字,是意象与声音的痕迹。中国汉字的音乐美,集中表现在书法艺术上,流淌在《高山》《流水》之间。书法有高山的雄浑和风骨,有流水的灵动和韵律,有花枝的颤动和花朵的绽放,有茶的深沉与悠远,更有剪纸艺术的空灵之美。” “风清一窗绿,室雅半枕书”,我告诉强老,这是我针对我自己的爱好拟的对联。我爱养花,爱读书,发表了诗歌《一窗绿,一帘梦》等组诗。“你的意境很好,语言很美,如果懂得平仄的要求,这幅对联就完美了,平仄是这样的……”强老笑眯眯的,指点我,“……风清千户绿,室雅半窗书。”“呀,从我个人之雅到千家万户之雅,这境界经您一提示,就高起来啦!”我情不自禁地表达钦佩之情:“久仰您德高望重,墨联双绝,在我们市享有德艺双馨的盛名,今天果然受教了!”
“山河皆在胸臆,真善尽入文章”“看春风是剪妙裁锦绣山河,愿妙笔生花喜写静好岁月”“风调雨顺天增岁月人增寿,桃红柳绿春满乾坤福满门”……我见缝插针向强老请教,担心强老批评我不知天高地厚,我解释道:“‘山河皆在胸臆,真善尽入文章’是我的愿景,我目前做不到,但会努力去做。”强老没有批评我不记平仄规律,耐心给我解释,点拨我修改。强老和蔼地细细教导我:“'妙笔生花'对'春风是剪'宽对也说得过去,不过'生'是动词,要做到更雅更趣,就得把'是'换成动词,我给你一个词'持','春风持剪',如何?”强老提笔,写下“持”字。好一个“春风持剪”!“春风化人”一“持”剪,多人格化又多动态化呀,实在是妙趣横生!强老“春风风人”一“持”笔,点化我脑中的榆木疙瘩。有强老助力,我的个性对联果然“升级”:“日月皆存胸臆,善真尽入文章”“愿妙笔生花喜写平安岁月,看春风持剪好裁锦绣河山”“风调雨顺天增岁月人增寿,柳绿桃红春满乾坤福满门”。
想到我的“愿景”,想到各种“年红”的“愿景”,我又拿起话筒:“音随意转,笔随心动。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琴声,是天籁之声。把山水的神韵融进笔端,是神来之笔。把我们的祈盼、祝福、喜悦、笑声融进剪纸,是生活的智慧。”
见我拟出对联请各位书法名家书写,有的来宾央求书法家为自己也书写同样的春联,还有的来宾干脆直接到“点评嘉宾”台向强老讨要适合自己需要的心仪春联。
“都说‘斗大的字’,请问您见过吗,知道‘斗’有多大吗?如果不知道,我们有请张主席为我们写一个‘斗’大的春。”
“接‘福’喽,李睿老师接‘福’!现场来宾,每人都可以接一个‘福’字。”慕弘老师时而应大家的要求写春联,时而潇洒舞墨,豪爽送“福”。
“各位来宾,新年接‘福’哟,慕弘老师为大家送‘福’;黄晶老师剪了很多‘福’;花道香道胡娉玮老师打香篆打的也是‘福’,祝大家福天洞地、五福临门、洪福齐天,家中长辈福寿绵绵……”我拿起话筒传递祝福。
黄晶不愧“黄金手”,一“剪”美,又剪出“鼠鼠(数数)平安”,送给强老。我们借机和强老合影,共祝“鼠鼠平安”。黄晶又拉我到我拟赠她的对联前,欢喜合影。
新年第一“春”,我们让新年第一天的“假期”成为“佳期”,我们在这天与众多传统文化的积极维护者,“文化荆门”的参与者和重建者“雅集”。我们欣喜、自豪,真是感觉太幸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