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查看: 6362|回复: 0

奋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用户组:版主

论坛元老雷锋精神闪耀宝石

QQ
发表于 2021-10-21 08: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央视网 2021年10月20日 20:01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立足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着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今天(10月20日)开始,《新闻联播》推出系列报道【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时代答卷】,充分展现、全面反映各地各部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奋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

  今天播出《奋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2021102019590435307.jpg
  京津冀,人口超过1亿,土地面积超过21万平方公里,三地彼此相联,协同发展意义重大。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明确指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广袤的京津冀大地开启了大变革、大发展、大跨越的历史性一步。

  7年多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每一个重要阶段和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都亲自把脉定向。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印发,确定了“功能互补、区域联动、轴向集聚、节点支撑”的布局思路。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考察,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强调要增强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2021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努力在交通、环境、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取得更多成果。

2021102019595574450.png
  协同发展,交通先行。这些年,“轨道上的京津冀”加快构建,京张高铁、京雄城际建成通车,三地城市交通实现一卡通行,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越画越大,人员往来越发便捷。

  协同发展,民生更好。北京、天津高水平中小学与河北开展跨区域合作办学,京津冀60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京津冀等地区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项目达43个、互认医疗机构近500家。

  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稳妥有序推进实施,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累计约1000个,科技、信息、文化等领域“高精尖”产业发展有了更大空间。河北则在产业承接中形成了以智能装备制造、现代商贸为代表的一批新产业集群。

2021102020005329590.jpg
  天津立足制造业优势,以滨海新区为代表的一批科技产业主题园区加快建设。最新数据显示,仅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就超过9100家,科技产业链加快形成。

  从重点地区到重点领域,从体制机制到公共服务,协同发展正为京津冀注入强大创新动能。北京城市副中心承载力稳步提升,有效支持通州区与北三县协同发展。在河北雄安新区,1770平方公里土地上230个建设项目有序推进。“两翼”齐飞,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正在崛起。

2021102020013013439.jpg
  7年多来,协同发展深入推进,一个经济结构优化、交通出行便捷、生态环境优美的京津冀正从蓝图加快变为现实。迈上新征程,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等国家战略所引领的深层次变革正深刻改变国家区域发展版图,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编辑:程祥 责任编辑:刘亮







中国领导人
1512523340893_392.jpg
习近平视频集
习近平: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 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1512523420379_383.jpg
李克强视频集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1512523492052_565.jpg
栗战书视频集
栗战书与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列席代表座谈

1512523565422_615.jpg
汪洋视频集
全国对台工作系统表彰会议在京举行 汪洋出席并讲话

1512523632714_90.jpg
王沪宁视频集
第二十七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王沪宁出席会议并讲话

1512523711883_107.jpg
赵乐际视频集
赵乐际出席十九届中央第八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

1512523770356_251.jpg
韩正视频集
韩正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座谈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