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有点味道 于 2021-5-13 17:11 编辑
近日, 四川成都49中学生坠亡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随着更多细节的披露,真相得以还原,事实得以澄清。走出情绪化、回归理性思考,关键要追问一个花季少年为何走到这一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医师邓红认为,当前中小学校普遍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总量不足、专业性不强等问题,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针对性不强,难以起到实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快补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短板”。01.你关注过孩子的心理健康吗?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发关注,一些青少年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学业,甚至产生极端行为。今年全国两会上,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提出相关建议和提案,指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一项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全球12亿10至19岁青少年群体中,约20%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这个人群在中国约有3000万。10至19岁青少年群体遭受的疾病和伤害中,约16%由心理健康问题引发。持传统健康观的家长觉得孩子不生病就是健康的表现,但实际上,健康不仅是生理上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
02. 抑郁情绪到抑郁症 危险边缘如何界定?目前社会对抑郁症的认识仍不足,当自己的小孩出现了抑郁情绪,很多家长反而觉得小孩无病呻吟,这种认识会进一步加重小孩的心理负担,让孩子觉得不被理解,进而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不是所有的抑郁情绪都是抑郁症,偶尔出现情绪低落是正常的。抑郁症具有生物学基础,不仅仅是心理问题。生物学因素:大脑中物质变化会影响人的情绪;心理学因素:心理受到刺激;社会学因素:是否有亲友的安慰和陪伴。诊断为抑郁症有标准帖子来源:健康湖北微信公众号 |
本文由网友转发,转发是为了更广泛地传递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hujibbs@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