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在丧葬上本着“入土为安”的思想,总希望百年后土葬,回归自然中。只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取消土葬的声音多了起来。 有专家表示,土葬不利于农业的规模化进程,也会导致耕地资源遭破坏和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土葬时还需要购买棺材,以至于林木资源浪费,和现行的环保不相符合。此外,土葬也加剧了攀比现象,农村的大操大办问题严重,农村风气受影响。 
专家认为,除少数民族地区,其他地方都应该推行火葬制度,并加大改革力度。 那么火葬有什么好处呢?首先是不浪费土地,在农村中选择一处地方规划为公墓,集中性安葬;其次是解决了坟头林立的问题,有利于农业的规模化和机械化,提高单位土地利用率。 土葬已持续了千年之久,农民一时间很难理解火葬,不少人还是执行土葬。其实改革并非朝夕就能完成的,还需要宣传,让农民理解火葬的优势。 
2020年,农村会重点清理3大殡葬乱象,大家是否期待呢? 1、避免二次入棺所谓的二次入棺,说白了就是火葬后,不愿意放在公墓内,依旧将骨灰放棺材里,继续土葬的现象。 火葬的目的是不破坏耕地面积,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二次入棺再次占用土地资源,这不还是土葬吗?目前,黑龙江、河南、河北等地,对二次入棺进行了重点治理,大家要注意。 
2、丧事喜办在农村中办白事时,大家都会请上唢呐班子成员,按理说这并没有什么,唢呐已流传千年之久,可近年来丧事喜办的现象多了起来。 有一些农村,在丧事时请上戏剧班子,跳着比较火辣的舞蹈,唱着喜庆的歌曲,这一低俗表演不该出现在丧事上,不然农村风气受影响,各地都要加强管控。 
3、大操大办在这几年里,不少农民为了彰显自家的经济实力,为了面子问题,总会大操大办,放上大量的鞭炮,请上一个唢呐团,酒宴上菜品也十分丰盛。 看似大操大办能让别人夸赞,实际上这是不正常的社会风气,增加了农民负担,也会带来盲目的攀比。因此,目前不少地方明确强调,禁止大肆操办,倡导移风易俗。 
如今的丧葬乱象已危害农民的生活,希望各地都能重点监督和管理。其实笔者的家乡从上世纪90年代就已展开火葬,农民的观念也早就改变,相信其他地方也会慢慢接受火葬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