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查看: 7265|回复: 0

冬季白事增多咋回事?近些年农村白事多了4个风气,农民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用户组:版主

论坛元老雷锋精神闪耀宝石

QQ
发表于 2020-12-4 15: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入冬后农村白事比夏秋季节增加了不少,这主要是因为冬天温度下降后,老人身体抵抗力变差,就容易得感冒等疾病,尤其是“三九”、“四九”期间,不少老人本就容易生一些慢性疾病,如果再遇上个感冒啥的就很容易导致疾病恶化,挺不过冬天。再就是春夏秋季节,多数人多少都会到地里、菜园里忙活,但是到了冬天就闲了下来,闲了缺乏运动身体就容易出问题,而且冬天也是临近年关,对亲人、子女的思念也更重,也会影响老人的健康,所以冬天老人去世的就比较多,那么白事也更多一些。


而说起白事,最近几年农村白事又多了4个不良风气。这第一个不良风气是“活着不孝,死了大办”,正常情况下我们都提倡老人活着的时候尽量尽孝,老人喜欢什么尽量满足,让老人老年生活过得愉快,但是近些年一些农村地区把本应该老人活着的时候给老人尽孝花的钱改成了老人死后,活着的时候半年不登门,去世后却是大操大办,各种花钱,这就让老人很头疼,死了搞那些仪式花那么多钱有什么意义呢?


第二个不良风气是“白事不像白事,像是低俗表演会”,白事的时候本来家里有人去世,应该悲伤才对,但最近几年一些农村地区硬是把白事搞成了“低俗表演会”,各种欢歌笑语,歌舞团,甚至艳舞团让活着的人是大饱眼福。这种低俗的葬礼可以说跟以前葬礼的习俗毫不搭边,悲伤的葬礼硬是给办成了“大喜事”,如果是老人安详去世这种葬礼也算是喜丧还可以理解,而有些白发人送黑发人也这样办,就着实让是理解不了了,花了钱还破坏了习俗,着实让农民感到头疼。


第三个不良风气是“坟墓越来越豪华”,农村以前的坟墓都比较简单,最粗糙的就是一个黄土堆,好的也就是在土堆前面竖一块墓碑。但近些年坟墓是越来越“豪华”,有人甚至专门圈地,旁边修上小围栏,坟头修得结结实实,前面是大理石墓碑,看上去比住房还坚固。以前那种坟头若干年后就回归自然,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现在都是水泥结构几百年都无法回归自然,对环境的破坏更是一目了然。


第四个不良风气是“骨灰盒套棺材”,以前我们实行土葬的时候,人去世后都是想放到棺材中然后才下葬,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土葬。但近些年国家提倡火葬,因为土葬所需要的土地面积更大,而且土葬还需要使用棺材需要砍伐树木。可现在的问题是火葬推行下去了,人去世后会火化,可骨灰盒不是直接下葬,而是放在了棺材里面再下葬,这比之前直接土葬还多了一道火化程序,不仅没有起到任何节省成本、保护环境的目的,反而增加了农民的丧葬支出,这就让一些农民很头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