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品茗(李睿) 于 2020-11-28 11:36 编辑
【睿姐教你学语文】
【李睿老师教你做阅读】(一)佳句品析
(一)佳句品析类 (品析比喻句、拟人句)
为什么有些孩子阅读答题拖拖沓沓、犹犹豫豫,迟迟不知如何下笔,怎么作答?为什么孩子答了很多文字却得分不高甚至得不到分?这是因为孩子还没有掌握答题的技巧,不懂得答题的规范,不知道每一个考点的采分点所在。久而久之,孩子答题不得法,得不到“考试”的肯定,学习兴趣就大打折扣。
读写结合。会阅读,也能助力写作能力的提升。还犹豫什么呢?跟着李老师来学答题的技巧吧!
今天我们学习句子品析类的题型。小学阶段,品析句子从欣赏比喻句、拟人句起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赏析比喻句和拟人句。
(一) 比喻句,能形象生动地写出某物的特征。
分数设置:3分或4分。
答题模式: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比作××(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1分或2分,根据描写对象以及写作目的,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神态动作到思想感情到精神品质来挖掘分析)。
示例(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赵宗成、朱明原《观潮》)
分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滚滚而来的浪潮比作千万匹飞奔的白色战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浪潮的颜色以及到来时非凡的气势。
示例(2):牛在任何地方都会留下蹄印,这是它用全身的重量烙下的印章……雨过天晴,牛的蹄窝里的积水像一片小小的湖,会摄下天空和白云的倒影,有时还会摄下人的倒影。(李汉荣《牛的写意》)
分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牛蹄印比作烙下的印章,把牛蹄窝的积水比作一片小小的湖,生动形象地写出天空和白云倒影在牛蹄窝积水中的美丽情形,从而表达了对牛走到任何地方都留下坚实蹄印的赞美之情。
(二)拟人句,能使所写“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生动,表意丰富。
分数设置:3分或4分。
答题模式:这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将××人格化(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传达出××对××的××之情。(1分或2分)。
示例(1):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赵宗成、朱明原《观潮》)
分析:这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横卧”将钱塘江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钱塘江的宽阔,又带有一种动感,传达出作者对钱塘江的喜爱之情。
示例(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朱自清《春》)
分析:这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偷偷地”的情态将小草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不知不觉的萌发,“钻”写出小草不可压抑的蓬勃生命力,传达出作者对小草的喜爱、赞美之情。
示例(3):那些留在树林里和旷野上的蹄印,将会被落叶和野花遮掩起来,成为蛐蛐们的乐池。(李汉荣《牛的写意》)
分析:这一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留在树林里和旷野上的蹄印比作蛐蛐们的乐池,生动形象地写出被落叶和野花遮掩的牛蹄印的美好和富有情趣。“遮掩”“乐”将落叶、野花和蛐蛐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落叶和野花覆盖、遮掩的牛蹄印非常美丽,充满情趣,蛐蛐在牛蹄窝里快乐地游戏,传达出作者对落叶、野花和蛐蛐、牛蹄窝的喜爱之情,从而表达出作者对牛走到哪儿都留下坚实脚印的赞美之情。
同学们,你学会了吗?试试吧,拿满分,你能行!
牛刀小试:
(1)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吴然《走月亮》)
(2)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徐志摩《花牛歌》)
(3)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余心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4)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刘大白《秋晚的江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