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查看: 7433|回复: 0

孤身杀敌100身负24处伤后,这位“特等功臣”隐功埋名33年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用户组:版主

论坛元老雷锋精神闪耀宝石

QQ
发表于 2021-7-19 08: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07月18日 20:30:24
来源:共青团中央











2CC6D5B0E643801A92312395E80627B55B5D509B_size4229_w600_h223.gif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钧正平工作室”(ID:jzpgzs)、封面新闻、四川省情网

6月29日上午10时

“七一勋章”颁授仪式

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柴云振

名列其中

他的儿子柴兵荣

深情凝视朴素、庄重的“七一勋章”

泪花闪烁

仿佛看见父亲

从“英勇杀敌,惊天动地”的峥嵘岁月中

从“隐姓埋名,不慕荣利”的平凡时光里

走进人民大会堂

熔入“七一勋章”里……

80312C9D6C38C9136F3F4EB63FAC603CE7F29B3A_size217_w511_h352.png

加入人民军队

为新中国而战

对于普通年轻人来说

“柴云振”这个名字可能并不出奇

但在抗美援朝战争这场辉煌的军史中

这名字却是个光荣至极的存在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

“一级战斗英雄”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一级自由独立勋章”获得者

……

足以与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并列

1925年

柴云振出生在四川岳池

和那时大多数贫苦农民一样

童年时开始当长工

17岁被国民党军抓丁打仗

并最终在淮海战场上成为解放军的俘虏

而命运在此时发生了改变

俘虏他的是一支与众不同的队伍

这支军队不是为长官卖命

而是为人民打仗

他深感认同

没有选择拿路条、路费回家

而是选择加入这支队伍

为一个新中国而战

FF11A3798198B6DCF6F58555B1951E991DC3417F_size45_w560_h710.jpeg

曾经挂在朝鲜军事博物馆展厅里的柴云振“烈士遗像”

在这支队伍里

他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战士

无畏而勇敢

先后两次立功

把红旗插遍了大江南北

新中国真的成立了

然而和平的曙光却又被硝烟所遮蔽

朝鲜的战火燃烧到国门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他和战友们又肩负着新的使命再次出征

E54FF08C043C4874FE61866E0520D8E6C7EA8CB5_size33_w558_h349.jpeg

血战朴达峰

杀敌百余人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危急时刻

美军发起了凶狠的反扑

此时他已经是

志愿军15军45师134团8连七班班长

奉命在一个叫朴达峰的地方阻击敌人

这是一场空前惨烈的战斗

经过数天铁与火的碰撞

部队伤亡巨大

柴云振的班也早已残破不全

而美军还在步步逼近

B188C8948988930B9234A5622DFFED94A6807894_size64_w640_h784.jpeg

紧要关头

柴云振奉命率全班反击

这可能是志愿军步兵最经典的一次阵地反击

6名志愿军步兵

悄然从侧面摸上高地

出其不意给美军以重大杀伤

连续激战之后

全班除他以外伤亡殆尽

而美军一个营部就近在咫尺

打?还是撤?

柴云振没有犹豫

孤身一人继续突击

8D4C3DC4673963BAD71AC41DC9A2AF04D0016B5B_size84_w552_h523.jpeg

黑夜掩护了这名勇敢无畏的步兵

单兵战术也被他发挥到了极致

他先狙杀了敌军哨兵和指挥官

借着混乱

又把手榴弹丢进了敌坑道和指挥所

然后追着一大群美军溃兵射击

在最后的混战中

他与一名高大的敌方黑人士兵

撕打在一起

柴云振扯掉了敌人的耳朵

而敌人则咬掉了他半截食指

狭路相逢勇者胜

最终

高大的美军士兵开始胆怯转身而逃

而他则强忍着重伤

从容击毙了敌人

此次战斗

柴云振班收复了三个阵地

击溃了数十倍于己的敌人

怎样的胆识和意志

才能创造如此战场奇迹

E2A0880FAABB8A45E83B362A2198381107579CDB_size42_w555_h665.jpeg

隐居山乡

不慕荣利

战后

重伤昏迷的柴云振被送往治疗

很久后才醒来

他并不知道自己是特等功臣

也不愿向外人提及那场惨烈的战斗

由于失去了食指

他自感无法再继续打仗

于是自己选择了复员回乡务农

他开荒种地

助人为乐

却从不给人讲起他以往的经历

58889779F600CD4D6B0F5B1EE778ED4645E58FF2_size82_w640_h854.jpeg

那个年代

在人的姓名中

除“姓”和“字辈”必须准确外

其他字怎么写比较随意

由于当时文书登记姓名时

将“振”误写成了“正”

部队多次寻找“柴云正”未果

勋章一直无人领取

一搁就是30多年

邓小平曾指示

“只要柴云振在这个世界上

哪怕是大海里捞针

我们也要把他捞起来”

直到1984年9月《四川日报》刊登的

一则寻人启事

被柴云振的家人和乡亲看到

觉得跟老柴沾边

催着他给有关部门写了一封信

至此他的事迹才重新浮出水面

09B8BF964AC36A8B261CEB6151B74438554E2B29_size282_w577_h334.png

抗美援朝35周年时

他受邀去朝鲜

当看到志愿军烈士墓碑

当年面对敌人勇敢无畏的他

一瞬间就泪流满面

在朝鲜卫国战争博物馆

他把自己的“遗像”揭下带走

别人问他有什么困难需要组织解决

他回答说

“荣誉属于祖国和人民

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们

我活着就已经很幸运了

没有什么别的要求”

83B451D21750B30E2C8AF98C8FF8AC24D65A3846_size43_w640_h425.jpeg

离休后的柴云振

成为当地出名的“管事佬”

谁家婆媳闹矛盾

谁家父子起纠纷

他都不请自到

连外村的一些扯皮事

他也“忍不住”要管

后来,每当遇到类似事情

村干部总要找在群众中

有威望的“编外干部”柴云振商量

让他出面帮助调解

柴云振懂政策

做事情讲法理、重公平

能够让矛盾双方心服口服

柴云振经常到机关、学校、厂矿

作光荣传统报告

也多次回到老部队给官兵们讲战斗故事

直到年纪大了坐在轮椅上

也依然乐此不疲

他从不说自己是英雄

他说真正的英雄

是那些牺牲的战友

在战场上

他无畏生死,用荣誉为军旗增辉

脱下军装

他不计名利,绝不给军徽抹黑

084093362AF01251EB434167D5E539B0E8518442_size60_w556_h445.jpeg

2018年12月26日

柴云振安详地走了

和他一起告别这个世界的

还有身上的24道伤疤

残缺了一寸的右手食指

以及无数勋章

……

老英雄虽已离世

但他的英雄气概必将光耀千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