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查看: 15010|回复: 0

[教育经验] 【睿姐育人】(八)亲近传统文化,为生命培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18 09:04:32 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品茗(李睿) 于 2020-12-18 11:04 编辑


亲近传统文化,为生命培根

(本文获荆门市第三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案例一等奖)

荆襄东区小学  李睿

【睿姐育人】(八)亲近传统文化,为生命培根

【睿姐育人】(八)亲近传统文化,为生命培根

    让“周诵一诗,日积一语,日行一善”成为班级传统文化教育的一张名片;开展童谣创编,进行年俗调研,举办孝德文化“故事汇”,推行课前三分钟“读书博览会”等特色活动;组织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借助国学经典、传统文化读本上好国学课……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将圣贤经典带进课堂,带进孩子们的生活,让孩子们练好童子功,浸润传统精髓,汲取人文素养,从小打下语文底子和精神的底子,并成为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我一直在行动。《荆门晚报》、荆门晚报APP、《荆门周刊》、钟祥人民政府网均对我们创新传统文化教育、推进阅读能力提升工程、营造“书香校园”、在传统文化教育上取得成效进行了报道。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明确提出传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及教育的内容,提出分学段有序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从二年级起,我开始开展“周诵一诗,日积一语,日行一善”活动。我在教室后黑板开辟“每周一诗”“日积一语”栏目,安排两名认真负责、书写工整的“小助手”分管专项工作并按要求及时更新内容,全班孩子在积累本上抄下内容并诵读熟背。每天早晨孩子们来到教室,先大声诵读当周的古诗、当天的名句俗语或名言。每隔一段时间,我对所积累的内容进行抽查,同时,要求孩子们写作文时运用一句古诗或名言俗语,培养孩子们的运用技巧。后来,我还率先开展放学时分“晚读”的“路队文化”活动,让孩子们每天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日积一语”巩固,这项活动渐渐推广开来,学校“路队”晚读蔚然成风。

   为推动“周诵一诗”,创新诗歌教学、有机融合美育德育,我还开展“周诵一诗”分享活动。每名孩子选择一首古诗,用A4纸做一页内容的手抄报,除了诗题、作者、诗文等基础内容,孩子们还绘画配图,通过查阅资料完成“走近作者”“白话译读”“名句赏析”“主题解读”“名家点评”栏目。最后还设置个性化的拓展延伸“名句运用”“一诗一得”,推动孩子们理解吸纳,进行思维训练和德育渗透。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劝诫人们如何弃恶从善、成就圣贤的经典解读,在中国文化艺术教育或思想道德教育领域里,具有无可替代的社会地位。它虽简短精悍,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文明的灵魂,读起来朗朗上口,直入人心。“背诵连句”“我说你背”“吟唱表演”……寓教于乐的多彩活动,吸引孩子快乐学习,扎实学习。

   孝亲敬老“故事汇”,孩子们查阅资料、对家人试讲、在班级分享,“亲尝汤药”“斑衣娱亲”“百里负米”“涌泉跃鲤”“鹿乳奉亲”……这些故事感动着孩子们,内化为孩子们的品质,也将敬老的教育通过“小手牵大手”辐射到家庭。

   歇后语、俗语、成语故事……我整理收集,分类编辑成美篇,与学生共同学习。

    每节课前的三分钟“读书博览会”,孩子们以“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经典名句、“书海拾贝”、“好书推荐”等小板块,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及书中的部分内容。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认同感,培养学生仁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了解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和家乡的生活习俗,知道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家乡生活习俗变迁,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2020年寒假期间,我安排孩子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调研年俗文化。《我爱“中国红”》《团年饭,有说头》……孩子们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向家里长辈请教,多渠道探究,纷纷交出自己的那份答卷。

   2020年2月,抗击新冠肺炎进入关键时期。为与时俱进,在抗“疫”教育的同时,教育孩子理解、亲近并践行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为生命培根,我倡导并与兄弟班级联合开展“全民战‘疫’童谣共创”活动,老师、家长、孩子共同参与创作新童谣。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我们的活动成果——9篇年俗习作、14则童谣陆续被荆门市传统文化传播协会微信公众号刊登。

   “戏曲进校园活动”中,同学们穿上汉服上网课、学唱戏曲、做手抄报分享戏曲知识、在班级微信群交流看戏感言,我将优秀手抄报和看戏感言整理汇编,在胡集论坛“胡集校园”栏目刊登分享。

   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增强文化底蕴,还教导我们为人处世、规整我们的行为。“知学行传”,为知行并进,我推进“日行一善”,将“日行一善”每日实践、每天记录、每月分享活动纳入班级常规,督促孩子们将“善”从热爱班集体、帮助同学延伸到分担家务、孝亲敬老、服务社区、做低碳“小卫士”等方方面面。点点滴滴的行动,让“善”念越燃越旺,让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流淌在孩子们的血液中。

   营造读书氛围,打造书香班级,我通过“周诵一诗”“日积一语”“日行一善”等亲近传统文化的活动让孩子们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文化底蕴,提高综合素质。同时以读促写,走读写结合之路,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我班的周虹搏、杨谨羽参加湖北省“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读书征文活动,分别获得国家级、省级二三等奖;杨谨羽在荆门市“教科杯”宪法学习暨文明城市创建主题征文荣获二等奖;杨谨羽、周虹搏、谭皓阳参加荆门市“文峰杯”第五届老年论坛“孝亲敬老”征文,均获优秀奖;在湖北省“枫叶国际杯”作文竞赛中,杨谨羽等5人次获得一二等将。周虹搏、谭皓阳、严肃然、杨谨羽、黄依涵、王子健、王寅博、杨宇轩、刘美甜、袁槿萱、熊威然、曾泳淳、罗小茜等同学在《小学生作文》《荆门周刊》《莫愁湖》以及荆门教育信息网、钟祥教育信息网发表习作一百余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亲近传统文化,为生命培根,我还在继续求索。


【睿姐育人】(八)亲近传统文化,为生命培根

【睿姐育人】(八)亲近传统文化,为生命培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