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查看: 16610|回复: 0

[教育经验] 【睿姐教你写作文】(二十五)同题碰碰车《童年趣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9 15: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品茗(李睿) 于 2020-11-26 18:10 编辑

同题碰碰车
(原文发表于《小学生作文》2020年第11期)
《童年趣事》

文/王 松  李 睿

一、本期碰撞题目

    童年时,我们常常会做一些自认为合情合理甚至聪明的傻事,例如有孩子认为既然能“种豆得豆”,那种糖就能得糖、种衣服就能得衣服。你童年有做过什么有趣的事吗?请写一篇不少于550字的作文。
    要求:真实,富有童趣,语言活泼。

二、多维解题

    趣,就是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
    儿童活泼好动,脑瓜里充满奇思妙想,很多事情都想亲自尝试尝试。因为对很多事情似懂非懂,有时候还会断章取义,所以常常自以为是,说出童言无忌的天真话,做出令人哑然失笑的举动,闹出让人开怀的囧事,制造令人啼笑皆非的乌龙。
    你的童年有哪些趣事?是因为想象力奇特制造了笑料,还是因为盲目模仿出现偏差,或者因为一知半解而想当然做出了傻事?这些趣事能不能吸引别人?如何在行文中突出“趣”这一重点?这篇习作就是选择最富童心童趣的“佳酿”,抓住童稚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分享给大家。

三、缤纷素材

    “阳光下蜻蜓飞过来/一片一片绿油油的稻田/水彩蜡笔和万花筒/画不出天边那一道彩虹……”儿童的世界,五彩斑斓;童年的画布,常常涂画着许多有意思、令人忍俊不禁的往事。
    坐在蛋上帮鸡妈妈孵小鸡;在花盆里“种”巧克力;将盐弄洒后洗盐;过家家装模作样当家长;坐鸡背上训练“飞鸡”以兑现带外婆坐飞机的诺言;关住电视以为可以将戏曲留给奶奶看;不小心吃下西瓜籽后担心肚子里长西瓜,连水也不敢喝;以为蚊子对红色敏感,故意将墙涂成红色,以躲避蚊子的叮咬……
    这些故事,或展现儿童的天真可爱,或凸显儿童的求知欲与探索欲,或折射出孩子的想象力,或浸润孩子的温心与爱,富有趣味。

四、热文速递

吃盐
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白石环小学六年级  陈思彤
    六岁那年,我在外婆家听到舅舅严厉地训斥表哥:“我告诉你,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你想成为和我一样有学问的人,在学校里出风头,还得再多吃点儿盐,补补你那大脑!”
    听罢,我立刻从中悟到了一个道理:原来吃盐多的的人就能成为有学问的人!当时正值午饭时间,喜不自胜的我赶紧去厨房盛好了饭,放了五大勺盐在饭里,一边搅拌一边窃喜:一会儿我就要变成有学问的人啦。“嘻嘻嘻”,想着想着,我不禁笑出了声。
    我用勺子舀了一大勺饭放进嘴里,不吃不知道,一吃吓一跳,舌尖一阵苦涩,苦得我一下吐了出来。“这么苦,也太难吃了吧!”尽管味蕾遭受了极大冲击,我还是下定决心要坚持,一定要把饭吃下去。爸爸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凡事都是先苦后甜的。我又舀了一大勺饭,强逼着自己吞下去。我紧皱眉头,吃得眼泪都出来了。
    好不容易吃完饭,我急急忙忙来到书房做起了奥数题,可是我托着腮,绞尽脑汁还是做不出来。我懊恼地回到厨房,外婆问我怎么了,我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不料,大家都笑喷了。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要笑?
    外婆抚摸着我的头,和蔼地对我说:“其实舅舅说‘吃过的盐’是说他经验丰富、吃过的苦比哥哥多得多,告诉哥哥要认真学习,不要懒惰。只有这样,才能变得有学问。”我恍然大悟,知道自己闹了乌龙,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段童年趣事至今回想起来仍觉得好笑。


给泥鳅洗澡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实验小学五年级卢景君
指导教师江娇嬛
    “扑腾”“扑腾”,塑料盆里的泥鳅又开始不安分了,害我刚刚洗净的脸上又多了几个泥点子。
    “妈妈,泥鳅为什么这么脏呢?”妈妈专注于洗菜,并不理睬我。我不依不饶地追问,她才头也不抬地回了我一句:“泥鳅生活在满是淤泥的池塘里,你说脏不脏?”“妈妈,我们给泥鳅洗个澡吧!它们身上又脏又滑,一定挺难受的!”妈妈听了,“一本正经”地说:“妈妈每天洗衣服做饭就够累了,哪还有时间给它们洗澡?不成不成,还是你自己洗吧!”
    没想到,妈妈的玩笑话被调皮、好奇心强的我当了真。于是,我把塑料盆搬到客厅,学着妈妈平时洗衣服的样子,搬了个小板凳,手上拿着一块香皂,撸起袖子,摆开架势。
    我没有用手直接抓泥鳅,而是用小盆儿捞它们。可它们太不老实了,一挺身子,一蹦三尺高。有一条在空中画了一道“美丽”的弧线后,径直朝桌角飞去。只听“砰”的一声,泥鳅由于“脑震荡”晕了过去。顿时,我吓坏了,连忙用抹布把它包起来,放到塑料盆里等它恢复。
    这时,我心生一计,对那群活蹦乱跳的家伙说:“看,这就是不听话的下场……”“啪啪”,没等我说完,其中一条泥鳅跳起来给了我两个大嘴巴子。我不敢再多嘴,乖乖地站在一旁。唉!
    咦?不是可以用“泡泡浴”吗?如果刚才就想到这个办法,该多好!我一边埋怨自己一边泡肥皂。我嫌肥皂化得太慢,便把它弄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还加入了不少洗衣粉,这才满意地坐了下来……过了一会儿,泥鳅开始“大闹天宫”了,一个个不安分地乱跳。我自言自语道:“急什么急?很快就好了。”又过了一会儿,它们都肚皮朝天了。“儿子,吃饭了!”妈妈过来叫我,看到满地的水和肚皮朝天的泥鳅吓了一跳。
    而我兴高采烈地说:“妈妈,泥鳅洗好了,它们很舒服,都睡着了……”
    童年就像一个个音符,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快乐。每当想起这件事,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捧腹大笑……

佳作点评:

    趣思,趣言,趣行……两个小作者围绕“趣”字选材组材,写得生动有趣,让人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吃盐》选取“吃盐”这个童年生活的小片段,小作者只看字面意思,以为吃盐可以变聪明,所以强迫自己吃盐,有趣,且符合人物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习作非常注重刻画心理状态,从“喜不自胜”“嘻嘻嘻”“笑出了声”“吃得眼泪都出来了”,到“不好意思地笑了”,让人真切地感知到人物内心的波澜,描写细腻,妙趣横生。
  《给泥鳅洗澡》一文,“太不老实”“脑震荡晕了过去”“跳起来给了我两个大嘴巴子”……泥鳅分明成了一个性情顽劣的孩子。洗泥鳅的过程,就是双方的一场激烈较量,让人感到惊险、刺激,又饶有情趣。这是一篇非常不错的“趣”文,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过目难忘。




IMG_20201117_075118.jpg
IMG_20201117_075105.jpg
IMG_20201117_07520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