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品茗(李睿) 于 2020-6-16 10:59 编辑
多措并举写好写景散文
写景作文就是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象或社会环境的状态、特征等。写好写景作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抓住景物的特点。 大自然的雨雪风霜,社会生活的街道村庄,都是写景作文的素材,但要写真、写活,再现其意境之美,必须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如《夜》中“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微漾”一句写出了河水波光粼粼的特点;《沁园春 雪》中“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一句写出了我们北方雪后大地辽阔苍茫的特点,成为耳熟能详的名句。 (二)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能使语言富有灵气,文采焕然。如《星星变奏曲》中“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德像一片湖”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三)景中传情。 “一切景语皆是情语”“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用真情描绘景物,从心底抒发情感才能感染人、打动人,本单元的这几首诗歌都能做到情景交融,引起读者共鸣,这也是作品的经典之处。 (以上内容转载金牌练习册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指导)
睿 姐 支 招
除了上文所告诉我们的“抓住景物特征”“巧用修辞方法”“景中寄情”,我们在写景时还可以运用以下技巧为作文增辉。 一、虚实结合。 可以写眼前的实景,也可以联系过去的景、联想其他与此有关联的景、想象未来的景,拓展写景的时空,增加写景的内涵。如朱自清的《春》“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不仅照应了前文“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所要表述的“花之多”,也联想到丰收的情景,由衷地表达出喜悦之情。再如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都是虚写,揭示作者观景后独特的人生体验,以及深邃的思想内涵。 二、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体验、传达景物的特征。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毛,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清风流水应和着。”朱自清借助触觉、嗅觉、听觉等形象生动地传达出来春风的温柔、春风的芳香、春风的和悦,用美好的视听形象唤醒我们对春天的感觉,丰富春风的美感。 三、言之有序。 “抓住景物特征”“景中寄情”是言之有“物”,“巧用修辞方法”“虚实结合”“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来体验景物特征,传达出景物特征”是言之有“法”。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做到言之有“序”。根据所描写景物的需要,可以按空间顺序,先上后下,先中间后两边……也可以按时间顺序从早到晚或者自春至冬。
【学生习作一】 乡村夕韵
赵敏璇
在家乡,每一条田间小路都有韵味——土路,凹凸不平,弯弯曲曲,随心所欲地隐现在浅浅的草丛中。 前几天刚下完一场雨,雨后初霁的黄昏,空气分外清新。放学回家,我走在韵味十足的小路上,奏响大地这个奇妙的键盘,身心舒展到说不出的大。小路上,田间地头,岗哨似的大树这一两株,那一两株,严肃,又显得神气十足。路旁,一大片一大片颜色深浅不一的菜地点缀交错,绿浪似的涌向远方。 是个难得的晴天。太阳尽管已经赶了一天的路,此时还是不紧不慢地,好像舍不得告别这片可爱的土地,她还在尽情展示着自己的娇媚,惬意地欣赏着自己与大地的协作——因为这娇羞的光芒,脚下的泥土,也像眨巴着水灵灵眼睛的小孩儿,正抒发着欢喜之情;因为这娇羞的光芒,仰脸与它作别的菜花,嫩生生的脸蛋仿佛长了层金色的茸毛;因为这娇羞的光芒,田地间劳作的农民,也成了活生生的“金人“;因为这娇羞的金光,附近的山们也戴上金色饰巾,棱角分明、“帅气”十足地耍着酷……这应该是摄影师的最爱吧?举起相机,随便一拍,都是一副绝妙的乡村夕照! 欣赏着,欣赏着,太阳好像害了羞,宛如小姑娘的红脸蛋儿。它羞羞答答、依依不舍地躲进西边小山的背后。可顽皮的它“回家”之前还不忘在天空之中留下它的“杰作”——天空原是白得清亮,此时被它调制得非常绚烂——奶黄,绯红,紫色,天蓝,鱼肚白……多美的一幅景象啊!在太阳的这幅“杰作”里,几只归巢的小鸟从空中掠过,留下串串欢快的啭鸣。远处的村子里也响起一声悠长的呼唤,接着响起孩子脆生生的应答…… 乡间的黄昏,没有凌晨的清冷,没有正午的火辣,也没有黑夜的寂寞。它是一幅柔和温暖的图画,是一曲轻轻流淌的轻音乐,它是如此的美丽!
【学生习作二】 荔 枝 颂
陈桂娴
仲春时期,家乡的荔枝树才开始踏上又一轮崭新的里程。骄阳下,连我这个旁观者望着荔枝娇小的身躯,都替她捏一把汗,她却泰然地伸展出一枝枝米色的花穗,不慌不忙地制造出锥形的果胚,用自己那一身有力的、深红的树干将它们牵连抱拥起来,还用不断舒展的新叶给整个身躯洒上一点嫩黄色——美,宛若弱不禁风的西施;美,却绝不与桃花争娇,与玫瑰争艳。 成品,像杨贵妃嫣然一笑地在脸上泛起红晕,含蓄、娇柔而又优雅。不论大的成品,还是小的成品,都那么灼灼其华,绯红、淡绿、嫩黄逐渐演绎……为这浓浓的绿意,添一份花的颜色,绚彩夺目。有条不紊的装饰,是织女巧手编制的被毯;凸凹不平的外壳,是牵牛跨越的道道丘陵。摸起来,颇有些刺手,可是,你别以为她就是这么粗枝大叶。瞧,剥开来,是晶莹剔透的果肉;噙入口中,细腻,又甜蜜,不由令人悠然咀嚼起“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石榴,在郭沫若眼中是清新的;莲,在周敦颐笔下是清高的;荔枝,在我眼中,则优雅非凡。 喜欢荔枝的内敛淡然,倔强不俗,惊诧她粗糙的外表里包裹着一颗剔透的心。不傲气中有傲骨,助她在火爆爆的空气中一点点成长,使这绿色的血液流遍了炎热的夏天,使这甘甜的果肉汁液在人们口中融化心田流淌。于是,美丽的传说在人间传扬。
【学生习作三】 盛兴园之秋
李晓清
如果没有大雁的告知,如果没有清风的撩拨,南方,真的不知道秋天来了。你瞧,在我们学校的盛兴园,不就是这样一番秋景么——仿佛夏之梦还没走似的…… 走进校门口,大约向前走15步,然后向左转,你眼前会出现一条笔直的大道——盛兴大道。大道两旁矗立着两排高大粗壮的大王椰,像卫士般守卫着美丽的盛兴园,又像是伸展着它们宽阔的臂膀在欢迎你,那手掌,一如春夏,绿得鲜亮,绿得可爱——南方的春秋,又有多大的区别呢? 顺着大道前行约100米就到了盛兴园的入口。你可以继续沿着大道欣赏位于大道左侧的盛兴园,也可以从任何一条小径步入盛兴园,去亲近她,倾听她,触摸她。 从大道的第一个入口进入,踏上一条水上回廊,来到悬空于一方小池的小亭,你忍不住坐在石椅上,欣赏着如镜的小池塘和岸边的一株株垂柳。两边的柳树依然绿得发亮,照着“镜子”优雅地梳理着自己的秀发,柳叶小小的,像薄薄的翡翠——这一切都像春天夏天一样。一阵风吹过,垂柳的一头长头发在空中翩翩起舞,又如表演者挥动手中的长丝巾,还像一个娇媚俏皮的女子正在和鱼儿玩闹嬉戏。你恍然察觉,秋来了,凉悠悠的微风从垂柳滑到你脸上,滑到你的每一寸肌肤,你才领悟,夏的灼热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散去。你才恍然大悟,小鱼没有春夏时的焦躁刁蛮,它们绅士似的在凉亭下的阴影处贴着池底栖息;几尾顽皮的小鱼,结伴出游,打闹着,和清澈的溪水共同吟唱快乐的歌谣,或者与垂柳的发辫游戏,敲响一阵欢快的鼓点——哦,秋,就这么载歌载舞来了! 穿过回廊,越过小桥流水,沿着任意一条鹅卵石小路走进去,你会看到许多花圃丛林。花,虽然没有春天的姹紫嫣红,没有夏的绚烂怡人,但也不乏绚丽芳香:白、紫、红、黄,还有那一株株不起眼的满天星,聚起来有一种说不出的美。花匠把花圃栽种点缀成不同的形状,心形,圆形,花篮形,字母形,看起来别有一番趣味。树,虽然没有春天那样青翠欲滴,但也不乏碧绿油嫩的新叶。垂榕、小叶榕、高山榕、芒果树、罗汉竹、龟背叶、紫苏……错落有致,俯仰生姿。你姗姗而过,再回过头,翻检记忆的账单,花儿,叶儿,都似乎比平日多了种深沉肃穆的感觉。一两声鸟鸣,不时划破宁静——哦,秋天来了,她翩然来了。 前面传来隐隐约约的水声,伴随着一阵悠悠的清风,让人的心田格外沉静清凉。寻声缓步而去,又见一方池沼,池沼的对面,绿意阑珊的竹林中矗立着一座假山,上面镌刻着“盛兴园”三个金灿灿的大字。从假山上泻下一股小瀑布,它没有黄果树瀑布那样急湍翻腾,那样飞流直坠,但给盛兴园这样一处浓缩精致的花园,增添了几分雄壮,几分生气。一蓬蓬的睡莲到哪里去了呢?哦,假山下,还有几茎——几株叶茎,一两株睡莲的蓓蕾。有些瘦弱,仿佛与夏道别,已经憔悴损,如林妹妹般显得更加娇柔——哦,秋天来了,她悄然来了。 在农民眼中,秋天是金色遍野,瓜果飘香;在画家笔下,秋天是天高云淡,层林尽染。你会不会遗憾南方的校园内领略不到这种淋漓尽致的秋之美?同一个秋,不一样的美,你去慢慢找寻,你去细细品味——秋到盛兴园,也是那么美不胜收…… (指导教师:李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