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祯是明末最后一个皇帝,他临死之前说:"臣子误我,百官皆可杀!”,深恨自己没有遇见孔明那样忠贞有才的臣子。
《明史》上也说崇祯是“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此言大谬!真不知为什么有这么多皇帝们都自我感觉良好。
唐玄宗曾有诗云:“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言下之意孔子没有碰见自己,要不然就不会弄得奔走列国,终生恓惶。名义上是感叹孔夫子的命运不济,内里是夸自己能够识别人才,重用人才。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就是看破了他的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心理,借机大肆排挤异己,在旨在为国挑选人才的博学宏词考试中居然一个都不录取,还美其名曰“恭喜陛下野无遗贤”。就是这个自奉圣主,有识人之明的玄宗,终究被胡人军阀安禄山搞得西窜巴蜀,无奈之中被逼杀了杨贵妃而自保,被讥为“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民间夫与妇”。
再说这个崇祯吧,杀了袁崇焕,自毁万里长城,仅此一条,就足以亡国。杀良将而亡国,历史上是不乏其例的,像赵杀李牧而亡于秦,宋高宗杀岳飞而子孙半壁江山不保。法国大革命中有人阻止杀拉瓦锡,说“砍掉这个头颅不要两分钟,可是要长出这样的头颅却至少要两百年”,实在是人才难得呀!
可笑崇祯用人是舍近求远,有袁崇焕不能用却叹世无孔明,不反思自己,还把亡国责任全部推到臣下,其实以他这种刚愎多疑的性格,就是诸葛亮再世也会被他杀掉。崇祯听信一个太监的话而杀大将,真是糊涂之极。即使说那个太监忠心不二,也不能过于注重他的话。蒋干难道不忠于曹操吗?周瑜却借他的手除掉了蔡瑁。这种手下往往能力和见识有限,不能识别圈套反而容易成为敌人手中做反间的刀。何况乱世之中武将比文臣重要多了,杀良将乃大忌,更不用说杀像袁崇焕这样一个能够力挽狂澜,连努尔哈赤都要畏惧的大将。即使他对袁崇焕深有怀疑,最多也只是剥夺其官职,再不济也就是把他关入牢中,到了情况紧急时还能重新起用。头却不是韭菜,砍了就没了,唯一能挽救大明的人就这样糊涂被砍了头。所以说崇祯这一刀,不仅砍了袁崇焕的头,也砍断送了大明江山,可是他却至死不悟,悲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