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查看: 4165|回复: 0

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报道湖北钟祥:“三个三”举措推进教育“三项发展”

[复制链接]

胡集论坛首位超级版主,论坛最佳“捡漏王”

Rank: 9Rank: 9Rank: 9

用户组:版主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3-6-16 19: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标题下【钟祥教育】可以订阅哦!
近年来,湖北省钟祥市结合本地实际,突出坚持“三个三”举措,推进教育实现“三项发展”,取得了良好进展与预期成效。“三个引领”保障教育稳健发展坚持政治引领,推动教育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行动,构建有效衔接、螺旋上升的一体化思政教育。成立“党员+名师”工作室,以党建引领学生思政教育,着力打造示范效应。
02c8bd3827a2b05f47cc62638647444f.jpg △2022年3月17日,钟祥市委书记周军(左二)视察钟祥市职业教育中心项目建设坚持目标引领,明确“建设教育强市”发展目标,稳步推进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迈进。坚持责任引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学校,调研指导、督办检查重点工作,实现了中高考、校园安全、重大教育项目平安“无事故”。“三个高地”推动教育优质发展打造特色品牌高地,深入推进特色德育创建。塑造了以乐善教育、和雅教育、儒雅教育、幸福教育、励志教育、廉洁教育等为主题的特色德育工程,构建了与长寿、移民、红色、民族、旅游等地域文化相融合的校园文化品牌。全市开展艺体教育“一校两特”创建活动,29所学校被认定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所学校被认定为全国青少年篮球特色学校,1所学校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市中小学校外活动中心被评为湖北省研学实践营地。打造教学品质高地,促进教学质量互促互进、共同提升。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出台了《钟祥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从教学管理、教师备课、课堂教学、作业管理、听课看课、教研与培训、监测与评价等七个方面,促进教学过程精益求精、提质增效。深化教学改革,扎实开展幼儿园“好活动”、中小学“好课堂”展评活动,形成了“讲学共生”、语文“阅读+”、微点作文、数学绿色课堂等一批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打造育人品位高地,推行“管理即服务”理念,构建了上下同心、齐抓共管的育人格局。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开展万名党员教师家访活动,做到学校、党员教师、重点学生“三个全覆盖”;充分利用社会育人资源,共同缔造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育人合力;建立市“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通过“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特长服务”,为学生提供全面、优质、特色的课后服务,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0a0a1b141e12258ac53525a1cbf5cd88.jpg △2023年5月9日,钟祥二中教联体胡集一中校区揭牌。“三个共同”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共建教育资源,连续9年实施“美丽校园”建设,改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确保乡镇学校办学条件优于城区同类学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家门口上好学。实施教育资源扩容工程,新建各级各类学校6所,推进城区学校布局调整,改扩建实验中学,迁建长寿路学校,推进钟祥二中新校区建设,全部建成后可新增义务教育学位3700个。整合公办中职教育资源,组建钟祥市职教中心,整体迁入新校区,2022年入选湖北省中职“双优”建设计划名单。实施公办园学位扩充行动,新建或改扩建公办园5所,新增学位1000多个,不断提升学前教育“两个占比”。共享教育服务,实施教联体扩面提质行动。通过以城带乡、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组建义务教育教联体18个,覆盖学校69所,普通高中在市域内托管帮扶,乡镇幼儿园业务管理一体化,促进教育教学共融共生、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施城乡教师交流计划,通过“县管校聘”改革,推动义务教育教职工全员竞聘上岗,在区域和学校之间交流支教;遴选名优教师智汇基层“五进五送”,促进教育师资共享。实施教师培训培养工程,每年组织乡村教师进城“一对一”跟岗学习,选派城区骨干教师下乡“手把手”指导教学;坚持一年一主题、三年一周期,对全市35岁以下青年教师开展基本功训练及竞赛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
c7e1aa9aa67805a411c543d42e1881d3.jpg △2023年4月28日,钟祥市职业教育中心举行首届田径运动会。共治教育环境,营造“平安”氛围。建立乡镇党委政府包联学校、局领导班子成员包联片区、股室负责人包联学校及安全形势月分析报告等制度,推行全系统抓紧安全责任、全天候抓实安全教育、全方位抓细安全排查、全领域抓严安全管理的“四全”机制。深入推进清廉学校建设,营造校风清净、教风清正、学风清新的育人环境。(郑万国、王晓娟、周定武)
9077fc28e6e962fe9774e9d4594f189d.png 长按识别关注了解更多钟祥教育资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