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凌晨00:25,上夜班的女护士,突然接到警察电话……
10月13日深夜,
武汉中南路地铁站内,
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救援:
一名中年男子在站内突然晕倒,
心跳、呼吸骤停。
危急时刻,
上夜班途中路过现场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护士肖晓庆
挺身而出紧急施救,
帮助患者奇迹般恢复生命体征。
肖晓庆施救前拍摄下的事发现场
夜班地铁站偶遇倒地患者
13日晚约22时15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护士肖晓庆正搭乘地铁前往医院上夜班。在中南路地铁站换乘时,她刚从楼梯走下,便发现一名中年男性乘客躺倒在地,一动不动,身旁围着三名地铁工作人员,神情紧张。
肖晓庆快步上前,见男子面色青紫、四肢瘫软,立即意识到情况危急。
她迅速向地铁工作人员表明身份,“我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护士,请问他怎么了?”工作人员回应说,这名乘客数分钟前突然晕倒在地,怎么叫都没反应,他们赶紧拨打了120。
见情况紧急,肖晓庆立即俯身检查患者情况,她轻拍其肩部并大声呼唤,发现患者已完全丧失意识,随即探查其呼吸与颈动脉搏动——呼吸停止、颈动脉无搏动,患者已处于心脏骤停后的濒死状态。
每一秒都关乎生死
肖晓庆深知,心脏骤停后的每一秒都关乎生死。她立即请工作人员取来站内配备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同时迅速解开患者上衣,准备实施心肺复苏。发现患者体型偏胖,她迅速将患者上衣和皮带松开,确保胸外按压能有效施力,并保持气道通畅。
AED送达后,肖晓庆熟练地开启设备,按照语音提示将电极片准确贴于患者胸前两侧。AED迅速完成心律分析,提示“建议电击”。她按下除颤按钮,一次除颤后,肖晓庆未作停顿,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按压过程中,她时刻关注患者面色与反应,防止窒息。经过约5-6分钟电除颤与持续胸外按压后,患者原本青紫的面色逐渐转红,并恢复了自主呼吸!
此时的120急救人员也赶到现场,接手已经筋疲力尽的肖晓庆继续进行胸外按压等抢救措施。120医务人员后续再次评估生命体征、确认患者呼吸已恢复后,将患者转运上救护车送往医院继续救治。完成交接后,肖晓庆继续搭乘地铁4号线赶往医院投入夜班工作。
凌晨接到感谢电话
赶到科室上班前整理着装时,肖晓庆才发现,自己在人工呼吸时磨破了嘴皮渗血,同时也因按压抢救时过度用力、眼球出现应激性淤血。
14日凌晨00:25,她接到了一个来自派出所的电话。民警在电话中表示,“肖晓庆护士,非常感谢您今晚在地铁站的见义勇为,为病人争取了生的希望”。
肖晓庆回应说,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人民医院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受过急救专业培训,能用自己的技能在院外救人,感觉特别有意义。
肖晓庆在日常临床护理工作中
据悉,心脏骤停发生后,患者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若未在“黄金4分钟”内进行有效干预,脑细胞将开始不可逆地死亡,生存率急剧下降。
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发生率居高不下,其中90%发生在医院外,生存率不足1%。肖晓庆护士的这次施救,正是心源性猝死的“第一目击者”在“第一现场”化身为“第一施救者”的典范。
沉着冷静 专业扎实
为白衣天使肖晓庆护士点赞
来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武汉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