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多年“好姐妹”骗光患病老人200余万元治病钱,判了!
极目新闻通讯员 戴安琪 梁晨
表面上,她几年来一直与七旬老人密切交往、互称姐妹;背地里,却虚构投资项目骗其投资,将老人的钱暗中操作转移进了自己的口袋,5年内,骗走被害人200余万元治病钱。近日,经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判处秦月(化名)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20万元。
一场长达5年的骗局
“我原本准备做手术,但治病的钱全被秦月骗走了。”2024年5月16日,年过七旬的刘洁(化名)在家人的搀扶下,迈着颤颤巍巍的步伐走进公安机关报案。
跟随刘洁的描述,时间拉回至2019年。她与秦月相识于一个按摩学习会,一来二往逐渐熟络后,刘洁慢慢卸下心防。此后,秦月通过为刘洁提供生活便利,不断获取其家庭环境、社会关系等情况。此时的刘洁已患病多年需要手术,但苦于治疗费用高昂,又不愿增加定居外地孩子的负担,故一直拖延。这却让秦月动起了歪心思。
“我有个高额回报的项目需要筹集资金,要不要加入?”2019年9月,秦月让刘洁向亲友借钱投资她所说的项目,称回报很高,很快就能回本,这样既不用愁医疗费,也不用麻烦子女。这套说辞正好戳中了刘洁的心坎。为避免被其家人发现,秦月带刘洁办理了一张新银行卡。
自2019年9月起,秦月编造养殖项目等虚假投资,以投资返利为由,诱骗刘洁向身边亲友借款、筹资用于投资项目,刘洁通过新办的银行卡及微信账号收取所筹资金。后秦月以刘洁行动不便无法前往银行取款为由,获取并长期控制上述银行卡,骗取银行卡内及部分微信转账资金。其间,由于长期投钱却未见回报,刘洁曾多次产生怀疑,秦月通过带其到某养殖场实地考察、交付房产证明等方式继续骗取其信任。但纸终究包不住火,刘洁家人察觉事有蹊跷后立即报警。
好姐妹还是诈骗犯?
“我是她的好姐妹,这么多年来帮她买菜按摩、协助生活,怎么会骗她?”2024年7月1日,秦月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面对民警的讯问,她极力否认。但针对养殖投资项目、刘洁银行卡的保管及卡中钱款流向等问题,秦月或避而不谈,或前后供述反复且存在矛盾,也无法合理解释民警提出的问题。即使说辞变了又变、漏洞百出,但她仍坚称是借贷关系。
2024年10月8日,该案被移送至江汉区检察院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仔细查阅案卷,从证人证言及犯罪嫌疑人供述中发现,刘洁是一位乐善好施的人,自己省吃俭用,资助过很多贫困学生和拮据家庭,与亲友同事相处也十分融洽,而秦月却利用其善良行不法之事。这让检察官仿佛从中感受到刘洁被相识多年的信任之人骗取钱财的无助与心痛。如何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最大程度为被害人挽回损失,保住她的治病钱成了办案的重中之重。然而,秦月始终拒不认罪,仅凭刘洁的供述及当前掌握的线索还远远不够。由于案情重大复杂、证据不足,为彻底查清案件事实并还原真相,检察机关两次退回补充侦查,并列出详细的补充侦查提纲,引导公安机关从涉案资金流向和秦月是否虚构事实两个方面补足证据。
由于时间跨度长、涉案金额多、人员关系杂,承办检察官建议侦查机关引入专业审计力量,全面厘清钱款流向和被骗金额。审计报告显示,案发期间,二人微信账户有频繁的资金往来。被害人因秦月虚构投资项目向亲友借款的资金在转入其账户后,绝大部分立刻转入了秦月的账户。而涉案银行卡交易流水明细清单清晰反映,自2019年起,该银行卡有资金进账后即通过取现、POS机转出和转账的方式支出。其中,9张柜台取款证明里有4张签名为秦月的儿子,通过POS机转出的钱款流入了多家烟酒店。另外,向刘洁亲友偿还的借款和利息,除去部分是由刘洁的微信资金支付外,其余均来源于秦月儿子的关联账户。
同时,十余组证人证言证实了被骗资金的来源与流向。被骗资金部分为亲友赠予刘洁治病,部分为借其投资项目。其中,多名证人的聊天记录反映投资项目与养殖有关,印证了刘洁是因秦月以养殖项目为名要求借款的情况。资金流向方面,秦月儿子和其好友以及烟酒店老板等证人证言证实,秦月曾将刘洁的涉案银行卡及密码交由其儿子,并让他通过银行网点取款、在烟酒店套现等方式将钱取出。所得钱款部分被他用于还信用卡、消费,剩余部分通过其朋友的银行卡转账给刘洁亲友账户用以支付相关利息。
随着调查逐渐深入,证人证言、银行流水、手机电子数据等关键证据完善补足后,案件的真相愈发清晰:这哪是秦月口中的借钱,分明就是以虚构高额返利投资为诱饵的诈骗。
谎言难敌法网
“经审计,秦月通过控制刘洁的银行卡获取被骗资金共计274万余元,通过微信获取被骗资金共计32万余元,其间通过微信和他人银行卡向刘洁或其借款的亲友转账归还19.3万元,归还现金21万元,秦月实际诈骗金额为266万余元。”2025年4月3日,庭审现场,公诉人指控被告人秦月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多次骗取老年人财物价值人民币266万余元,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
“我与刘洁之间是借贷关系,持有过她的银行卡拿走了200余万元,我和儿子仅使用了其中一部分钱款,其余均用于与她的共同投资、刘洁自己的消费及送礼。”秦月在被告席上依然拒不认罪,表示只是借钱,并未诈骗。
面对被告人的百般诡辩,公诉人逐一列出关键证据并有理有据直指要害:经查,秦月所称的养殖项目实际上并不存在,是为骗取被害人财物对其所称的幌子;其次,刘洁向秦月催要被取走的钱款时,秦月曾多次以借之名出具借条,前期均使用假名字及假身份证号落款,被察觉后才改用真实的身份信息,而此时刘洁才知晓其真名。且在刘洁怀疑投资项目真实性时,秦月为稳住她,曾将一张房产证给其作为抵押,后经查证,该证系伪造。以上种种行为均可充分证实秦月一直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被害人的信任。
2025年7月1日,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秦月犯诈骗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的罪名成立。其多次诈骗老年人,可以从重处罚,并依法作出上述判决,责令其向被害人刘洁赔偿经济损失266万余元。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秦月以“姐妹情”为伪装,行诈骗之实,利用信任骗取老人巨额治病钱,终获重刑。检察官提醒广大老年朋友,尤其是身陷病痛,行动不便的空巢老人,出入理疗按摩养生等场所时,需格外警惕非亲非故献殷勤者,识破以交友借贷之名,行诈骗之实的犯罪行为。务必保管好银行卡、手机、身份证,涉及理财投资等资金交易时需高度警惕,与子女、亲友多沟通核实,如遇可疑情形请及时报警求助,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安享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