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查看: 13752|回复: 0

2024年3月18日关于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文件拟进行审查的公示

[复制链接]

胡集论坛首位超级版主,论坛最佳“捡漏王”

Rank: 9Rank: 9Rank: 9

用户组:版主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4-3-20 09:58:27 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布日期:2024-03-18 10:29信息来源:环评科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3月18日-2024年3月22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724-4280602(政务服务中心环保窗口)
通讯地址:南湖新区农科路政务服务中心
邮    编:431900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布草洗涤建设项目        钟祥市文集镇齐心村三组        钟祥市钟亿洗涤服务有限公司        武汉中环达项目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项目主要为酒店提供的床单、被罩、枕套等布草用品洗涤服务,不含洗涤医疗机构被服,不涉及干洗内容。项目洗涤不得使用含磷成分的洗涤剂产品。
主要建设内容为:
1、主体工程:生产车间,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为钢构厂房,含分拣区、洗涤区、烫平折叠区、烘干区、整理区。
2、辅助工程:综合办公楼用房、配套1台RLFQ60-M型热交换器(功率为0.7MW)一台。
3、公用工程:给水设施、供电设施、排水设施。
4、环保工程:废水处理(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生产废水经絮凝沉淀池沉淀处理,沉淀池周围设置截洪沟,达标后采用罐车拖运至文集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废气处理、噪声治理、固废暂存等设施。
项目建成后,生产规模为年洗涤1.6万套布草。
项目总投资5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9万元)。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1、加强对大气污染源防治管理措施。施工期施工场地每天定期洒水,运输通道及时清扫、冲洗,施工场地的粉尘物料均应用帆布覆盖。
营运期应加强场厂区管理,规范操作。项目配套以成型生物质作为燃料,RLFQ60-M型热交换器(功率为0.7MW)1台为该项目提供热源,外排污染物应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及《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环大气〔2019〕56号)要求中较严标准要求后,通过一根15m高排气筒外排。
加强沉淀池恶臭的管理措施,沉淀池周围设置截洪沟,加强沉淀池周边绿化,喷洒除臭剂,清渣掏泥选用专业设备定期清掏,缩短清掏作业时间,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外排污染物应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中二级标准限值。
2、严格落实《报告表》水污染防治要求。加强对水污染源防治管理措施,按照“雨污分流”原则建设排水管网,做好废水的收集和处理工作。施工期废水以及设备清洗废水,经沉淀过滤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营运期应加强沉淀池的管理措施,沉淀池周围设置截洪沟,底部采取防渗措施,项目洗涤废水经絮凝沉淀池沉淀处理,应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及钟祥市文集镇污水处理厂接纳标准中较严值后,通过厂内罐车定期运至钟祥市文集镇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污水转运应建立严格的转运制度,每次转运应建立转运台账及联单。生活污水经国标化粪池预处理,应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 相关标准要求后定期用于周边农田灌溉。
切实落实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源头防控、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原则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治。应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相应要求,对重点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采取分区防渗措施。加强防渗设施的日常维护,对出现损坏的防渗设施应及时修复和加固,确保防渗设施牢固安全。加强隐蔽工程泄漏检测,一旦发现泄漏,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3、严格控制噪声污染。施工期内合理安排施工场地内部布局和安排作业时间,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隔声减振,加强绿化等措施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运营期采取选购低噪声设备,设备基础安装减振垫、合理安排生产时间等措施减少对周边声环境影响,厂界噪声应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限值。
4、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固体废物实施分类收集后处置,做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妥善利用和处置各类固体废物,防止造成二次污染。运营期项目废包装材料、热风炉灰渣外售综合利用;沉淀池污泥应定期清掏,交由有资质的第三方处理;废润滑油、废润滑油桶等属于危险废物,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 (HJ2025-2012)的有关规定建设危废暂存间,按其规定进行管理。收集时根据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危险特性、物理形态、运输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包装形式,集中到危险废物仓库暂存,并委托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置;办公生活垃圾及少量的废含油抹布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2        新建磷石膏制品深加工项目        钟祥市胡集镇桥垱村一组        湖北桓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中环达项目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一)主体工程:生产车间,建设一条磷石膏粉生产线及一条石膏质干粉砂浆生产线。
(二)辅助工程:研发中心、控制室、办公楼、食堂、宿舍。
(三)公用工程:给水工程、供电工程、供气工程,排水工程等。
(四)环保工程:废气处理、生活废水处理、噪声处理、固废处理。
(五)储运工程:原材料储存、产品储存。
项目总投资为1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0万元。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1、加强对大气污染源防治管理措施。施工期施工场地每天定期洒水,运输通道及时清扫、冲洗,施工场地的粉尘物料均应用帆布覆盖。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低速行驶,或限速行驶,粉状材料做到文明装卸、专人管理,不得露天堆放。
运营期原料、产品应设置在封闭的仓库内,对厂区内地面进行水泥硬化,同时派专人进行路面清扫。应加强生产线管理措施,进料应采用专用管道输送至进料口,同时加强各传输料口的衔接,防止物料漏撒。项目无组织污染物外排应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磷石膏粉生产线产生的破碎、煅烧、天然气废气由密闭+负压抽风收集后,通过布袋除尘器+水喷淋+中和沉淀处理,应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及《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环大气〔2019〕56号)要求中较严标准要求后,通过21m高的1#排气筒排放。
粉磨废气由集气罩收集后经袋式除尘器处理,应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2中相关标准要求后通过21m高DA002排气筒排放。
石膏质干粉砂浆生产线物料运输废气由集气罩收集后经袋式除尘器处理,应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2中相关标准要求后通过21m高DA003排气筒排放。
搅拌工序在密闭的设备内,产生的物料搅拌废气经袋式除尘器处理,应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2中相关标准要求后通过21m高的DA004排气筒排放。
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系统处理应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表1中要求后,通过内置烟道引至食堂所在建筑楼顶排气筒(DA005)排放。
严格落实《报告表》水污染防治要求。加强对水污染源防治管理措施,按照“雨污分流”原则建设排水管网。施工期废水以及设备清洗废水,经沉淀过滤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运营期在胡集镇市政污水管网未接通至厂区前,办公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与食堂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应满足胡集镇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污水接管标准后,委托罐车清运至胡集镇工业园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在胡集镇市政污水管网接通至厂区后,办公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与食堂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应满足胡集镇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污水接管标准后,经胡集镇市政污水管网汇至胡集镇工业园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切实落实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源头防控、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原则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治。应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相应要求,对重点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采取分区防渗措施。加强防渗设施的日常维护,对出现损坏的防渗设施应及时修复和加固,确保防渗设施牢固安全。加强隐蔽工程泄漏检测,一旦发现泄漏,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3、严格控制噪声污染。施工期内合理安排施工场地内部布局和安排作业时间,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隔声减振,加强绿化等措施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运营期采取选购低噪声设备,设备基础安装减振垫、合理安排生产时间等措施减少对周边声环境影响,厂界噪声应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限值。
4、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固体废物实施分类收集后处置,做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妥善利用和处置各类固体废物,防止造成二次污染。运营期产生的一般固体废物应分类收集,资源化综合利用。废润滑油桶属于危险废物,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 (HJ 2025-2012)的有关规定建设危废暂存间,按其规定进行管理。收集时根据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危险特性、物理形态、运输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包装形式,集中到危险废物仓库暂存,并委托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置;办公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3        S482钟祥市胡集至S218长寿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        钟祥市胡集镇、丰乐镇和长寿镇        钟祥市交通运输局        武汉市伊美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项目概况:总体走向呈西往东,起点位于襄荆高速胡集互通与S482交叉口处,往东沿现状S482布线,顺接丰乐汉江公路大桥,利用在建丰乐汉江公路大桥跨越汉江至丰乐镇,从南侧绕过集镇后接回老S218一路往东,终点同G234与枣潜高速长寿互通平交口相接,总建设里程26.488km,其中新建段15.110km,利用老路改建段11.378km;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等级为一级公路,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80km/h(K0+000-K3+900城镇化公路段限速50km/h),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交叉工程、管网、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绿化工程、临时工程和环保工程等。
项目沥青混凝土、混凝土外购获得,拌合站选址仅供备用,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
项目总投资99358.4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41万元。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一)环境空气影响。施工期的施工扬尘、车辆扬尘以及机械尾气等会对施工场地周围的环境空气造成一定污染;运营期车辆尾气将对周边环境空气产生不良影响。
(二)水环境影响。本项目涉及西湖中桥、丰乐中桥、长寿河中桥3座桥梁设有涉水桥墩,施工期施工机械冲洗水、桥梁施工泥浆、施工生活废水等,如直接排放附近水体,将对周边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运营期主要为地表径流对水体的不良影响。
(三)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共58处声环境敏感点,项目施工机械噪声将对周边声环境敏感目标造成不利影响,营运期公路交通噪声将对沿线声环境敏感目标产生环境影响。
(四)生态影响。项目涉及荆门市汉江流域中游市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工程建设可能会破坏部分植被和惊扰部分野生动物,并对沿线生态和水土保持等造成不利影响;施工期将可能破坏部分地表植被,施工人员活动及施工设备的运行,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活动有一定的影响。
(五)环境风险。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较多,若有漏油现象产生,少量油污会进入水体。运营期若发生危险货物运输交通事故将产生环境风险。
减缓项目环境影响的主要措施
(一)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定期清扫洒水,配备洒水车和清扫车;材料集中堆放,设置围挡、覆盖;合理设置施工场地和施工时间,远离保护目标。
(二)强化水环境保护措施。优化工程方案,严格控制涉水施工作业范围和开挖深度。严禁将施工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附近水体,严格落实路面径流收集系统和应急事故等措施,采取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三)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加强声环境保护目标集中路段的噪声污染防治。施工期采用低噪声设备,除有特殊需要必须连续施工作业外,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合理安排物料运输线路和时间,施工现场采取临时围护屏障等降噪措施,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施工作业设置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根据声环境预测结果,对预测超标的26处声环境保护目标采取安装隔声窗等措施,确保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相应类别或《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室内标准限值要求。运营期对声环境保护目标噪声进行跟踪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增补和完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并对采取措施后仍达不到相应声环境功能的噪声敏感建筑物采取搬迁或功能置换措施,并在工程预算中预留噪声污染防治资金。
(四)落实生态保护措施。进一步优化工程设计方案,严格控制施工作业范围,尽可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扰动和破坏。项目涉及的占用部分一般湿地,需做好占卜平衡。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涉水桥梁选择在枯水期施工,缩短水上作业时间,施工应采用围堰的方式进行,减少和避免涉水施工对项目水生生态造成影响。加强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保护。强化施工期环境管理,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禁止擅自捕杀野生动物和破坏野生植物。
(五)加强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施工采用的磷石膏复合稳定基层材料应满足《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试行)》《公路路面基层用磷石膏矿渣水泥稳定材料应用技术规程》T/CCPA26-2021(T/CBMF 149)等相关要求,确保该材料使用对环境影响可控的前提下方可施工。本着风险管控的原则,磷石膏复合稳定基层材料,应选用在远离城镇、地下水位低的区域使用,禁止在本工程地表水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范围内使用。
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严格落实施工期、营运期各项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装备,开展必要的培训、宣传和演练。加强危险物品公路运输管理,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纳入地方政府风险防范和应急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