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湖北省燃气管理条例》2026年起实施 每年不少于一次免费入户安检消除隐患
燃气管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10月17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湖北省人大、住建厅、应急管理厅、市场监管局、消防等部门相关负责人解读《湖北省燃气管理条例》(简称《条例》),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介绍,新修订的《条例》已于2025年9月25日由湖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全票通过,将于2026年1月1日施行。《条例》共9章59条,从源头上夯实燃气安全根基,坚持“严监管”与“优服务”并重,守护燃气使用安全。
湖北省人大法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条例》贯彻实施相关工作,坚决守牢燃气安全底线,共同推进全省燃气行业实现高水平安全、高效能治理和高质量发展。
守护燃气安全“最后一道防线”
据了解,《条例》制定于1999年,2007年进行首次修订,施行以来,为规范湖北燃气市场秩序、保障燃气供应、维护使用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燃气事业不断发展,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燃气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亟须加强。
具体来看,在规划引领、源头防控方面,《条例》细化燃气规划编制,明确其编制主体与程序,充分发挥燃气发展规划的引领作用。系统推进燃气管网等燃气设施更新改造,从源头防风险、堵漏洞、保安全。建立燃气设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从审批、施工到验收全流程把关,确保工程质量可追溯、安全有保障。
在规范经营、压实责任方面,《条例》加强燃气经营许可管理,明确管道燃气实行特许经营制度,提高经营服务质量,建立每年不少于一次的免费入户安检制度,指导用户消除安全隐患。
在用户参与、抓牢末端方面,《条例》坚持问题导向,既明确用户的安全用气义务,也为用户安全用气提供指导和保障。明确燃气用户应当遵守安全用气规则,非居民用户以及高层建筑用户等必须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和切断装置。强化责任,列出12项禁止性行为,压实用户安全使用责任。
全省老化燃气管道实现“动态清零”
燃气安全和使用事关千家万户,受到全社会的密切关注。
近年来,在燃气安全管理方面,湖北省住建系统扎实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推动燃气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燃气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健全,燃气行业市场行为不断规范。
扎实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聚焦“问题气、问题瓶、问题阀、问题软管、问题管网、问题环境”等六类重点问题,全方位、无死角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落实闭环管理要求。积极推进老化燃气管道更新改造,采取“企业自查、县级复核、市级抽查”等方式,压实工作责任,全面排查起底老化燃气管道,形成了燃气管网“一张图”。全省“老化燃气管道”现已全部改造完成,实现了“动态清零”。强力推进用户端加装安全装置和“瓶改管”,为燃气用户全面加装金属连接软管、自闭阀和报警装置,有序推进小型餐饮用户“瓶改管”。积极推进燃气安全智慧化监管,坚持“省市县一体”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逐步实现了燃气安全风险隐患提前预警、快速响应和及时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