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查看: 2183|回复: 0

胡集镇中心卫生院提醒:秋季仍需警惕基孔肯雅热!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用户组:Lv3

发表于 2025-9-5 16: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虽已入秋,但高温持续,蚊虫活动依然频繁。近期,基孔肯雅热(又称"肯亚热”)在部分地区仍有传播风险。为保障居民健康,胡集镇中心卫生院为您整理了一份全面的防控指南,涵盖疾病科普、重点人群、预防措施及就医流程等,助您科学应对!

一、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病毒名称源于非洲坦桑尼亚语,意为“身体弯曲”,形容患者因关节疼痛而弯腰的姿态。

二、典型症状
1.发热:突发高热(可达39℃以上),持续1-7天,可能伴寒战、头痛、肌肉酸痛。
2.关节疼痛:多见于手腕、脚踝、膝盖等部位,疼痛剧烈且持续数周至数月,严重者影响活动。
3.皮疹:发病后2-5天出现红色斑丘疹,多分布于躯干和四肢,伴瘙痒。
4.其他症状:恶心、呕吐、淋巴结肿大,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结膜炎或眼部炎症。

三、高危人群
老年人、儿童、孕妇及有基础疾病者(如糖尿病、高血压)症状可能更严重。

四、重点防控地区与人群
1.我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6省被列为|类高风险地区。
2.热带/亚热带地区:非洲撒哈拉以南、南亚及东南亚(如印度、泰国)、拉丁美洲(如巴西、哥伦比亚)。
3.蚊虫密集场所:农村水田、养殖场、城乡结合部、建筑工地等积水环境易滋生伊蚊。
4.跨境流动人群:近期从东南亚、非洲等地返乡的务工人员、旅行人员、留学生等。

五、如何有效预防?
1.清除蚊虫滋生地
(1)定期清理花盆托盘、废旧轮胎、闲置水缸等积水容器,每3-5天换水并冲洗植物根部。
(2)屋顶排水槽、天台积水需及时疏通,废弃容器倒扣存放。
(3)室内水培植物可投放灭蚊幼剂或改用物理隔断(如纱网覆盖)。
2.个人防护措施
(1)外出时穿浅色长袖衣裤,皮肤裸露处涂抹含避蚊胺(DEET)或派卡瑞丁的驱蚊剂。
(2)室内安装纱窗、纱门,夜间睡眠使用菊酯类浸泡的蚊帐。
(3)避免在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3小时蚊虫活跃时段外出。
3.社区联合防控
(1)参与村委会组织的灭蚊行动,重点消杀下水道、绿化带等区域。
(2)保持居住环境干燥整洁,及时清运垃圾,避免小型积水容器堆积。

六、出现类似症状怎么办?
1.自我观察与隔离
(1)若突发高热、关节疼痛或皮疹,且近期有蚊虫叮咬史或疫区旅居史,应立即居家隔离,避免与他人接触。
(2)使用蚊香、电蚊拍等减少室内蚊虫,防止传播。
2.及时就医流程
(1)预检分诊:前往医院时,主动告知医务人员症状、蚊虫叮咬史及旅行史。
(2)发热门诊检查:进行全面体检,重点检查关节红肿、皮疹形态,并采集血液样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
(3)诊断与治疗:若确诊为基孔肯雅热,切勿乱跑,请居家等待医务人员上门转运。
(4)疫情报告:医院将按流程上报疾控中心,患者需配合流行病学调查。
3.返乡人员特别提示
从高风险地区返乡后,需自我监测2周。若出现发热、关节痛等症状,务必第一时间就医并说明旅行史,避免延误治疗。

居民朋友们,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关键在于清除积水、防蚊叮咬和及时就医。让我们携手行动,共同守护家园健康!如有疑问,可来我院咨询问诊。

我院官方微信公众号:钟祥市第二人民医院(zxsdermyy),期待您的关注。.jpg
我院官方微信公众号:钟祥市第二人民医院(zxsdermyy),期待您的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