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查看: 11254|回复: 0

一见·握手的瞬间,不变的情怀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用户组:版主

论坛元老雷锋精神闪耀宝石

QQ
发表于 2024-11-7 10: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11-07 09:26:55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4年11月5日,湖北省嘉鱼县潘家湾镇。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了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情况。秋意渐浓,蔬菜长廊一片郁郁葱葱,总书记微笑着同村民握手。又一张照片定格。

0110A9289DA09BFC23D79FAEB8F9D1F8245F6EA6_size3292_w3754_h2503.jpg

这些年,多少次到地头,多少次进村居,多少次紧握乡亲的手,又讲了多少贴心的话语。

2013年11月3日,湖南十八洞村。黑黢黢的木屋里,村民石拔三没认出前来看望自己的是习近平总书记。

她客气地问:“怎么称呼您?”“我是人民的勤务员。”总书记微笑着自我介绍。交谈时,总书记与石拔三的手始终紧握着。

FBE193C2A75591C3672C6E12D20FB0F42B2063C9_size1256_w4880_h3456.jpg

习近平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苗族村民施齐文家中同一家人促膝交谈。

那一天,在十八洞村梨子寨村民院坝的前坪上,面对围坐在身边的父老乡亲,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那之后,习近平总书记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江西神山村的老支书彭水生不会忘记,2016年春节前夕总书记到村里考察:“总书记面带微笑,双手握着我的手,后来又拍拍我的手背。总书记的手很宽厚,很温暖。”

当年的贫困户陆奕和不会忘记,2018年10月23日,就在广东连樟村他的家里,总书记紧紧握着他的手。在连樟村,总书记说:“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

访贫问苦的足迹里,是总书记对贫困群众的深深牵挂,也是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打实的部署落实。那之后的2020年,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占世界近1/5人口的大国彻底摆脱绝对贫困。

牵挂乡亲也心系市民。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上海考察,在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托老所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几位年龄在79至92岁的老年居民正在制作手工艺品,总书记亲切向他们问好,并与他们一一握了手。

7D94CC5812B7141405D370AFBD7385B6D7006D92_size1995_w1841_h2556.jpg

这是习近平在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托老所同老年居民亲切握手。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小康,新生活新奋斗的征途上,总书记的手始终和人民的手握在一起。一次次深入乡村,一次次深入社区,看特产、看文旅,看养老、看托育,看民生冷暖,看急难愁盼,看还有什么工作要继续推进。今年2月,在此前受灾的天津第六埠村,总书记来到四世同堂的村民杜洪刚家,紧紧握住家里老人的手,一笔一笔算灾情损失和灾后生产发展、就业增收账。

A02C63E80695C629FC0C331FBDF8E16C2E11DC91_size2837_w2929_h2305.jpg

习近平在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考察时,同村民杜洪刚一家人亲切拉家常。

人民情怀不止在一次次握手时体现。这里还有一则故事。

2009年,已经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回到陕西延安调研考察。一见到梁家河村村民石春阳,习近平同志就直接叫出他的小名:“随娃,你来了!”

座谈时候,石春阳按照准备的稿子刚念起开头:“尊敬的习近平副主席……”习近平马上就打断了他的话:“随娃,你咋也这么称呼我呢?”石春阳于是撂下稿子,打开话匣子……

心相近,情相亲,因为始终植根人民。

策划:杜尚泽

撰文:王洲

摄影:新华社记者谢环驰

视觉:李琰、虞东升

资料图片来源:新华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