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查看: 24070|回复: 7

[资讯] “唐宋八大家”苏轼在我们胡集丽阳写过这样一首诗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用户组:站长

发表于 2019-4-10 22: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宋八大家”苏轼在我们胡集丽阳写过这样一首诗


《浰阳早发》

富贵本先定,世人自荣枯。

嚣嚣好名心,嗟我岂独无。

不能便退缩,但使进少徐。

我行念西国,已分田园芜。

南来竟何事,碌碌随商车。

自进苟无补,乃是懒且愚。

人生重意气,出处夫岂徒。

永怀江阳叟,种藕春满湖。


《浰阳早发》是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 的代表作品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论坛大佬

Rank: 8Rank: 8

用户组:首席版主

首席版主

QQ
发表于 2019-4-11 00:15:15 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代表作?没听说过。苏子以词文而著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论坛大佬

Rank: 8Rank: 8

用户组:首席版主

首席版主

QQ
发表于 2019-4-11 00:15:15 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代表作?没听说过。苏子以词文而著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论坛大佬

Rank: 8Rank: 8

用户组:首席版主

首席版主

QQ
发表于 2019-4-11 13:11:41 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嘉祐四年(1059)冬二次入京路上,途经浰阳(今荆州到襄阳之间的某地)所做。
【赏析】
此诗纯粹议论抒感,无涉于地理山川民俗风情,题目说明作诗的时空背景。从议论抒怀中,可见青年的苏轼常怀一颗淡泊而与其年龄并不相称的老灵魂,他一方面有着:“富贵本无定”的质疑,另一方面自嘲“嚣嚣好名心,嗟我岂独无”,因此为功名仕宦朝京师而行,内心深处又怀念田园故土是否已然荒芜?一方面谓“人生重意气,出处夫岂徒”,肯定人生在世应当创一番功业,另一方面又希望有朝一日能回故乡眉山,“种藕春满湖”回归田园。
这是我找到的唯一一点解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用户组:站长

 楼主| 发表于 2019-4-11 1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原磷都胡集镇 发表于 2019-4-11 13:11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嘉祐四年(1059)冬二次入京路上,途经浰阳(今荆州到襄阳之间的某地)所做。
【赏析 ...

丽阳驿:古驿站,今仅存遗址。有3孔古桥一座,系清代驿路桥。在今钟祥市胡集镇丽阳村境内。207国道(襄沙公路)所经。丽阳,又名浰阳、利阳,因在浰(利)水之阳而得名。宋代置有浰阳驿,元代称利阳驿,清代称丽阳驿。《大清一统志》:“丽阳驿,在(荆门)州北一百二十里”。又,“丽阳巡司,在钟祥县西九十里。旧属荆门州,即仙居口巡检。本朝乾隆三十三年改属钟祥”。历代名人在此留宿后,多喜欢在丽阳驿壁题咏。宋嘉祐五年(1060年)正月初,苏洵与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守孝满期,还朝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取三峡水路,经荆州、荆门北上汴京,途中宿于浰阳。苏轼《浰阳早发》:“富贵本无定,世人自荣枯。嚣嚣好名心,嗟我岂独无。不能便退缩,但使进少徐。我行念西国,已分田园芜。南来竟何事,碌碌随商车。自进苟无补,乃是懒且愚。人生重意气,出处夫岂徒。永怀江阳叟,种藕春满湖”。苏辙《浰阳早发》:春气入楚泽,原上草犹枯。北风吹栗林,梅蕊飒已无。我行亦何事,驱马无疾徐。楚人信稀少,田亩任蓁芜。空有道路人,扰扰不留车。悲伤彼何懒。欢息此亦愚。今我何为尔,岂亦愚者徒。行行楚山晓,霜露满陂湖”。明代边贡《由鱼料驿登岸赴荆门》:“驱马丽阳界,荆门途不赊。平田飞野雉,积水乱鸣蛙。日下西山暝,江悬北斗斜。荒村逢故老,停盖问桑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用户组:Lv3

发表于 2019-4-11 17:28:10 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涨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用户组:Lv3

发表于 2019-4-12 07:33:06 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胡集的骄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用户组:Lv2

发表于 2019-4-30 19: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不错的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