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查看: 4285|回复: 0

磷都“避雷针”特别篇第一集

[复制链接]

胡集论坛首位超级版主,论坛最佳“捡漏王”

Rank: 9Rank: 9Rank: 9

用户组:版主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23-7-14 17: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有点味道 于 2023-7-14 17:28 编辑

  防诈骗丨暑期反诈!五大防骗攻略一定要记住!
诈骗分子扎堆收割!电信诈骗犯罪案件更是高发,分享几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建议,一起来看看这份“反诈宝典”吧!
4831259e4075aa204d420dd47ebce4a3.jpg


妥善保管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泄露、贩卖等现象突出已成为诈骗犯罪黑色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许多电信网络诈骗方式都以获取被害人隐私信息为先决条件和必经步骤,因此,广大人民群众把好个人信息保护的第一道关口,从源头杜绝隐私外泄对于避免财产损失至关重要。  应对方法:  1、要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  在非必要情况下,不向陌生人提供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职务等重要信息。不将身份证照片或号码保存在手机中。  2、要保管好个人账户信息  不点击可疑链接,不连接来历不明的无线网络,不扫描非正规渠道获取的二维码,谨防钓鱼陷阱。


绝不出租出售“两卡”  在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诈骗行为的情况下,仍出售银行卡、手机卡,为他人提供便利,就涉嫌构成违法犯罪,情节严重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应对方法:  拒绝出售个人银行卡、手机卡  绝不出售、转让、出租、分租、出借或者购买银行卡、支付账户(微信、支付宝等),以免给不法分子提供“作案工具”。否则,5年内将会被暂停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还会在个人征信上留下污点,影响贷款办理等业务。
7dfbd4afa2233a4a00515ca58788ae80.jpg

加强账户安全管理  一些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反映出部分群众银行账户管理存在明显漏洞,因此,提高银行账户安全性,给自己的账户上好“锁”,是风险防范的关键一环。  应对方法:  1、设置复杂程度高的密码  2、注意密码和用户名设置  不在其他任何网站上设置与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相同的用户名和密码;  3、不透露验证短信或动态密码


提高金融安全意识  提高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知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是群众防骗避损的核心应对之策。  特别是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的被害人群更加广泛,逐渐从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较低群体向中青年、高学历、高收入人士蔓延,加强金融知识学习已成为每一位群众的必修课。  应对方法:  1、关注诈骗案件,提高警惕  2、风险防范要点,认真研读  对电信运营商通过短信推送的安全提示信息,以及公安机关通过网站、公众号不定期发布的风险防范要点,应认真研读并牢记。
b15e7854d28669f14af5b5a3ba53db56.jpg


培养良好支付习惯  电信网络诈骗尽管无孔不入且真假难辨,但只要群众时刻保持警惕,养成良好支付习惯,把控住对外转账汇款的最后一道关口,仍可有效避免资金损失。  应对方法:  1、接到转账请求,电话核实  接到熟人通过短信、微信、微博、QQ、邮件、语音等形式发送的转账请求,或询问银行卡、网银密码等重要信息时,要通过电话核实确认。  2、选择次日到账  如确需向对方转账,应尽量选择次日到账方式并于事后再次核实,如有异常及时申请撤销;  3、安装正版支付软件  具有移动支付习惯的消费者应选择安全性较高的支付产品,并下载安装正版应用软件;避免在与移动支付软件绑定的银行卡中存放过多资金以便分散和锁定风险。


图说:电信网络诈骗十大高发类案
1bca6618ba5d1eb4a354e6b2f3081d81.jpg
66fcb25a392034550f96e8ff07822791.jpg
13546be2633c776649ae138fb015f15f.jpg
8ff25381da9170abb297222802cf1d4a.jpg
227478ca4ccea202485a07bad219ab13.jpg
04218d18783f9a05daf921ce40341252.jpg
94713c99fef86fd24d86e9f5c1e473e3.jpg
2194d1169a570bb3dca628ca46e842be.jpg
97afabb8d81fe0e7d1beebfe85775df4.jpg
64100be67262f1c4325e5fccd421acaa.jpg
这些反诈提醒说得再多也不嫌多记得提醒您的家人朋友帮助他人远离诈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